当前位置: 细陶器 >> 细陶器前景 >> 来自仰韶文化的珍宝鹳鱼石斧彩陶缸
鹳鱼石斧彩陶缸,不但作为仰韶文化的遗珍,同时还是我国目前发现的拥有最大画幅的史前陶器。这个出土于河南临汝阎村的文物,乍眼一看虽然和普通现在的陶罐没什么两样,但是它的作用却绝不会是仅仅只是一个陶罐。否则,也不会成为今天的主角了。
虽说鹳鱼石斧彩陶缸所处的时代是仰韶文化,但是咱们再精准一点,仰韶文化分为了半坡和庙底沟两种类型。半坡文化的代表就是西安半坡出土的三鱼纹彩陶盆和人面鱼纹彩陶盆,临潼姜寨内彩鱼蛙纹盆,以及宝鸡北首林出土的水鸟衔鱼纹细颈彩陶瓶;而庙底沟类型的代表便是河南陕县庙底沟与陕西华县泉护村出土的遗址,还有就是出土于河南临汝阎村的鹳鱼石斧彩陶缸了。
不过既然“鹳鱼石斧图”如此出众,那么我们就先从画面入手看看它到底如何与众不同。打眼一看,我们可以看见左侧的白鹤正用自己的长喙叼着一条鱼,但是到了画面的右侧却画着一板斧子。如果细细观赏,你会发现在画面之上,鱼和斧子都是有黑线专门勾勒的。可是相比之下,站立在左侧的白鹤就显得有些格格不入了。只有它的眼部用黑线勾勒出了一个圆形的轮廓,其他的地方也许是为了表现它的通体雪白,所以没有进行勾勒?这就有点像后世的“没骨法”。
除了画法上面的差异之外画面上的那柄斧子也一样值得观众细细的观赏。这柄圆弧刃的石斧,看起来是相当得考究。这也就是“斧钺交响”中的“钺”了。握柄上面应该是缠绕了织物,方便了使用者的把握。而握柄上面的横线应该表示的是将斧刃与握柄绑在了一起的绳子的印记。而中间的那段看起来特别空旷的握柄,只有一个“X”形的记号,现在看来应当是这柄钺的标记。这样一把装饰精致的斧子自然也不是“一般人”能够拥有的了,它本身应该就代表着古代征伐的权利。
所以加上钺旁边,那只衔着鱼的白鹤(或者水鸟),现在对“鹳鱼石斧图”最普遍的解读便是一个以鹳鸟为图腾的氏族兼并了一个以鱼为图腾的氏族。但是我们应该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cf/9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