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陶器

展览精粹丨青海考古成果展六

发布时间:2022/5/15 15:26:03   
白癜风精准诊疗 http://pf.39.net/bdfyy/bdfhl/210714/9184939.html
青海地处西陲之地,是三江源头,东接长江、黄河两大流域腹地,西通西域,南交蜀藏,北连河西走廊、蒙古高原,是连接西南、西北和东中部地区的纽带。羌、匈奴、月氏、氐、白兰、鲜卑、党项、苏毗、多弥、回纥、吐蕃、撒里畏兀儿等20余个民族曾在这片热土繁衍生息。多样的自然环境,不同的经济形态、复杂的民族结构,各种文化因素在这里交融汇聚,留下了余处辉煌灿烂的文化遗存。

展览名称:《青海考古成果展》

展览地点:青海省博物馆三楼第三展室

潘家梁

墓地

考古展

潘家梁墓地位于西宁市湟中区李家山乡下西河村东南约米,年-年,青海省文物处组织考古队对该墓地进行了发掘。共发掘卡约文化墓葬座,汉代墓葬5座,出土遗物共件。卡约文化墓葬以竖穴偏洞墓为主,有少量的长方形竖穴土坑墓。盛行二次扰乱葬,未被扰乱的墓葬均为仰身直肢,二次扰乱葬与原始灵魂认知有关,通过让尸体暴露使灵魂得以再生。墓葬中还发现有物祭、牲祭、人祭等祭祀现象。约10%的墓葬具有人殉现象,反映了奴隶制度存在的可能。随葬品的种类反映出当时男女分工明确,男性主要承担生产和保卫氏族的工作,在职能上超越了女性成为氏族中的领袖,社会处于母权崩溃、父权确立的时期。大量成人男女合葬、成年女性与儿童合葬的现象反映了一夫一妻的家庭形式成为氏族社会的基本单元,社会组织核心主要是家庭和血缘家族。

祭祀陶器

潘家梁墓地发现有四耳大陶罐81件、双耳大陶罐2件、无耳花边口沿大陶罐1件,共84件。这些陶器不是放置在墓内,而是置于墓口周边的墓葬开口线上,并不明确针对某一座墓葬,这些有意放置在墓地的大型陶器可能与进行二次扰乱葬时的祭祀活动有关。

宗教礼仪用器

墓中出土的铜质工具均不是实用器,刃部不开刃,有的在刃部还有意识的做出缺口。铜钺、铜斧可能作为特殊权力象征的礼仪用器。卡约文化铜斧、铜钺上的装饰风格与陕西淳化县黑豆嘴等地出土的商周之交的青铜器存在着密切联系,可能是受卡约文化的影响的结果。

生产生活用具

及装饰品

潘家梁卡约文化墓葬中的随葬器物男女有别,铜斧、铜钺、石斧、石镞、骨镞、铜镞、细石器及铜刀等生产工具,主要出于男性墓葬中,纺轮及骨针类多出于女性墓葬中,这表明男女分工已经形成。男性主要从事畜牧、狩猎和农业生产,并担负着保卫氏族等任务。女性则从事家务劳动。生产分工的形成,使得男性“取得了劳动工具所有权”,在家庭中占据更重要的地位,这样导致了母权制的解体,父权制开始确立。潘家梁墓地未见长方形石刀、锛、铲、凿等农具,随葬陶器数量少。随葬品主要是小型饰品,以便适应经常移动的生活形态,未见以粮食为主要饲料的猪骨,取而代之的是羊、马、牛等草食动物骨骼,反映了以游牧为主的经济形态。

-END-

◆展览精粹丨青海考古成果展(三)

◆展览精粹丨青海考古成果展(四)

◆展览精粹丨青海考古成果展(五)

编辑:信息中心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cf/290.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