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细陶器 >> 细陶器前景 >> 日本陶艺家川尻润先生为同济大学ldqu
年10月24日-25日,由来自日本京都的陶艺家,清水烧第八代传人,东亚大学客座教授川尻润先生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带来了精彩的讲座和实践课程。全程由毕业于东京艺术大学陶艺研究室的胡成老师担任翻译。两天的讲座与实践交流使学员们受益匪浅。
10月24日在面向学员的讲座中,首先,作为清水烧的传承人,川尻润老师介绍了他祖辈的作品以及清水烧的制作工艺和特点。从平安时代开始,日本各地的工匠被召集到京都,制作寺院和皇家贵族所使用的器具。当时京都清水寺附近聚集了许多著名的窑厂,所生产的陶瓷器就统称为“京烧?清水烧”。这种具有美的意识及由京都的千年文化孕育出的瓷器,有着悠久历史,它在日本得天独厚的文化环境中培育起来,种类覆盖各种应用领域,比如食器、茶道、香道、祭祀等。京都清水烧手法细腻、釉色独特,画法自成一派。他从17世纪陶艺家野野村仁清开始讲起,然后介绍了尾形乾山与哥哥尾形光琳合作制作的风格自由阔达、洗练的陶器制作工艺。
接着从日本绳文时代的火焰陶器开始,介绍了日本古代陶瓷发展史。他讲到,日本的陶瓷制作技术是源自中国经朝鲜半岛传入的,由于审美意识与地域及窑址产地的不同,产生了各种陶艺的风格的变化。从十六世纪日本千利休时代,诧寂美学作为一种空虚寂寞的枯淡美,在陶器造物上也有所体现,留下了很多现在被当成日本国宝的茶碗,以及各个时代的食器与花道作品。在近代陶瓷和当代陶瓷方面也介绍了铃木治、武腰润、辻村史郎、细川护光等陶艺家的风格各异的作品。指出很多当代的陶瓷艺术家仍然利用古老的技术制造陶瓷,但造型设计却可以十分现代。当代陶艺家以桑田卓郎等人为代表对器物的色彩和造型有了大胆的突破,被年轻人所喜欢。还有很多陶艺家以陶为材料制作成装置,成为当代艺术作品。
川尻润先生还特地介绍了柳宗悦等人倡导发起的民艺运动,这些为了民众而创作的,民间艺术去发现去发掘,指出民众的艺术就是民艺。而且这些在日本称为无形文化财与我们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一样,需要传承和保护。他介绍了河井宽次郎、富本宪吉、北大路鲁山人等陶艺家的生平及作品。他以丰富、精彩的图片,给了学员们直观而清晰的认知,使大家对日本古代、近代和当代陶艺都有了深刻的印象。学员们也提出了制作相关的一些问题,气氛很热烈。
10月25日,川尻润老师和大家分享并介绍了自己各个时期的作品,从东京艺术大学研究生院设计科出身的他,作品在色彩上继承了清水烧以及家族的传统天然色釉的应用,造型上又大胆创新,从与食文化相适应的餐具到艺术装置跨度很大,在日本各种展览中屡获奖项。分享了自己作品之后,就学员们带来的作品一起观摩并进行了交流和讨论。接下来的工作坊中,川尻润老师请大家以“十二生肖”为主题进行创作,并亲自动手演示制作了以龙为印象制作的陶艺造型。现场气氛热烈,学员们也都结合自己制作技艺特点制作了各种以十二生肖为主题的相关创作。
川尻润老师以各个维度,结合理论与实践,使得学员们对于京都清水烧和日本陶艺发展与变迁有了全面的认识。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通过对日本传统技艺的了解,学员们也更深刻地认识到自己肩负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文化传承的责任。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