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化陶瓷,享誉天下。德化陶瓷不仅是“海上丝绸之路”最主要的贸易品之一,也是中国陶瓷走向世界的一面旗帜,是连接东西方贸易、传载东西方文明的桥梁纽带和历史见证。德化陶瓷,更是世界瓷塑艺术的发祥地,德化瓷塑艺术,照亮了世界一段灿烂的瓷史,被誉为“世上独一无二的珍品”“天下共宝之”。
美国大都会博物馆收藏的明代德化窑达摩坐像
如脂似玉,天下独步
自元时起,德化瓷即步入了皇宫贵族的殿堂(《安平志》,“白磁出德化,元时上供”)。此后,德化白瓷成为供品,为历代宫廷所倚重,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正是德化瓷质地洁净滋润、胎骨细柔坚致、色泽温润如玉,美妙的胎釉质感直逼玉器之“五德”。
明代德化窑在元青白瓷的基础上,不断探索创新,烧制出了如凝脂冻玉的白瓷,成为德化陶瓷生产的又一个高峰期。这种特殊的“白瓷”——瓷质致密,胎釉纯白、浑然一体、洁润滑腻、如脂似玉,整体晶莹剔透、叩击如磬,其釉色纯净,釉面晶莹光亮,乳白似象牙,美不胜收,进一步将追求玉器质感的完美性发展到历史的巅峰,代表了当时白瓷生产的最高水平,有“象牙白”“猪油白”之美称,西方则称之为“中国白”(Blancdechine)“世界白瓷之母”,被誉为“乃中国瓷器之上品也”,是“中国白瓷第一世界品牌”。日本学者上田恭辅曾这样评价:“如果以客观而公平的态度给以评价的话,可以说是比玉更为华丽。以陶工的技巧来说,更可号称中国古今独一无二的优秀作品……就是对陶瓷毫无欣赏水平的人,只要一见便可发出赞叹之声!”
明代德化窑八骏杯
德化白瓷不求色彩之华丽,而是追求单纯、素洁、典雅之美,对所利用的材料有充分的认识,设计定位与取向是准确的,充分显示着历代匠师们的创造智慧。白色是最单纯的颜色,符合中国传统文化理念,符合中国人含蓄、内敛、儒雅的美学观、道德观,但也可以有丰富的视觉效果。德化白瓷也正是如此,瓷的质色含蓄蕴籍,白色之中呈现细微的颜色倾向,给人以温文尔雅的印象,使其感觉不单调,透澈而不呆滞,素洁而耐人寻味。
德化瓷器首先以其质地美而诉诸人的直觉,同时又以其造型、装饰的得体、适材构成一种新的和谐,进而显现出材料的特性,突出了瓷质的美,材质与形态结合,相得益彰。应该说这是德化历代匠师们按照美的规律去创造的,才会产生出独具特色的陶瓷艺术。
明代德化窑犀角杯
面对历代传承下来的一件件白瓷精品,人们很难相信,这个素白无华的世界也会如此生动和丰富。瓷工们以白瓷独特的胎釉质感为底蕴,设计出各式各样匠心独运的造型,再辅以简洁却恰到好处的装饰,于是他们手下的白瓷不但没有一丝单调乏味的感觉,反而独有了一份别致、天成的风韵。正如英国古陶瓷研究专家P.J.唐纳利所言“单看‘中国白’瓷本身的内在美就足够了,而不必进一步看它的声望,依靠它的特色,‘中国白’在瓷器当中是出类拔萃的,而且往往是无可比拟的”。
明代“何朝宗”披坐观音
以瓷塑人,堪称一绝
德化是世界瓷塑的发祥地,在世界陶瓷艺术史上,“以瓷塑人”为特色的窑口,只有德化。以瓷圣何朝宗等为代表的一大批瓷塑艺术大师,把德化窑瓷塑艺术推到了一个前无古人的境界,他们的瓷塑作品造型逼真、格调高雅,具有独特和永恒的艺术魅力,照亮了世界一段灿烂的瓷史,被称为“世上独一无二的珍品”,有“东方艺术”的美誉。
德化窑瓷塑以人物著称,瓷塑人物形象传神、衣纹简练、线条流畅,以其高超的雕塑技艺、独特的纯净莹润的釉质和典雅可爱的形体,成为中国丰富多彩的瓷苑中的一朵艺术奇葩,在世界瓷塑艺苑中独树一帜。德化瓷塑突出其优良的瓷质,以摒弃彩绘而追求单纯的雕塑美和原材料的质地美,独具艺术风韵,在中国和世界上享有很高的声誉。
明代“何朝宗印”送子观音
德化瓷塑,以温润晶莹的象牙白瓷为材质,所塑造的人物温柔、娴淑、善良、圣洁,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在人物塑造上,德化窑的瓷工艺人们充分发挥了中国传统的传神写意的雕塑手法,以熟练的技巧和丰富的生活经验,细致刻画了人物内心的喜怒哀乐,活灵活现地塑造了各色人物形象。在注重表现人物内心世界的同时,着力于外在的衣纹刻画,线条简洁流畅、柔和潇洒,富有节奏感和韵律感。因此,各种人物无不神形兼备、栩栩如生,既保持神话色彩,又蕴涵着美好、健康和幸福,给人以艺术享受和感染力。其中以观音和达摩等塑像最具特点,注重人物整体造型的同时,强调人物内心世界的深入刻画,静中有动、形神兼备。
明代“何朝宗印”渡海观音
明代嘉靖、万历年间是德化瓷塑艺术发展的高峰期,当时瓷塑艺人人才辈出,见诸于世者除瓷圣何朝宗外,还有林希宗、林朝景、陈伟以及清初的何朝春,都以塑造佛像著称。他们创作的作品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不仅在艺术和技术方面表现出高超的水准,而且形式和内容结合,达到和谐统一的效果,呈现着经典作品的风范,为德化陶瓷艺术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英国古陶瓷专家约翰·盖尔在其所著的《中国白:瓷器中的神像》一书中,曾这样评价说:“明朝(德化)何朝宗的瓷雕观音可与意大利米兰的断臂维纳斯相媲美”。而著名收藏家马未都先生更是对何朝宗的瓷雕艺术赞叹不绝,“见过明何朝宗雕塑观音的人无不为之惊呼,以陶瓷之脆性,表现衣褶之柔软;以陶瓷之生冷,表现肌肤之温润;德化白瓷堪称一绝,前后无人能与之比肩。”
明末清初“何潮”坐岩观音
装饰之美,美不胜收
德化窑除了瓷塑艺术之外,还大量生产了梅花杯、龙虎杯、犀角杯等既是陈列品又是日用品的产品,大量销往法国、英国等欧洲国家,倍受达官贵族的喜爱,一举取代了欧洲当时最常用的金银器,引发了欧洲的“厨房革命”。作为酒、茶兼用的杯盏类器物,器型原本十分单调,然而德化窑瓷杯的造型却突破了以往圆形杯的传统模式,增加了器物的装饰效果,显得古雅大方,种类繁多。陶瓷艺人凭着高超的技艺和丰富的想象力,细心揣摩研究,以大自然为创作源泉,大胆创新,并继承了前人的优秀传统,师古不泥古,精心设计了各种各样的造型,各具特色,将刻花、堆贴等装饰技法与杯子的造型有机结合,做到了造型、装饰和釉质的完美结合。梅花杯、刻诗杯的出现,是陶瓷艺人将生活中常见的各种自然形象经过艺术加工,设计成日用器皿,构成形象完美又生趣横溢的艺术化造型,新颖别致,含意深刻,充满了文人雅趣。
明代螭龙瓶
明清时期,景德镇窑业君临天下,瓷杯向着多种色釉和各种彩绘的装饰方向发展。而德化窑的瓷杯却以冰清玉洁的本色,轻巧玲珑的形体,素骨玉肌的质感,丰富多彩的造型设计,匠心独具的装饰手法,充分显示出优美高雅的韵味,掌中玩味,令人爱不释手,备受藏家们的青睐。
明代双螭耳簋式炉
瓷之美,美在釉色,美在器型,美在纹饰,其表现手段是立体的、综合的、多层次的。聪慧的德化陶瓷艺人凭着高超的技艺和丰富的想象力,以大自然为创作源泉,大胆创新,并继承了前人的优秀传统,师古不泥古,精心设计出大量形象完美又生趣横溢的艺术化造型,做到了造型、装饰和釉质的完美结合,既新颖别致,含意深刻,又充满了文人雅趣。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收藏界的立场,也不代表收藏界的价值判断。
(温馨说明:文章源自网络,版权属原作者。我们敬重和感谢原创作者,凡未具作者姓名的文章,均因无法查获作者所致,敬请原作者见谅!如有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或同行告知,我们将及时纠正删除。同类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cf/54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