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陶的产地——贞丰县挽澜乡窑上村,坐落在龙头大山腹地。上世纪70年代,全村余户,80%以上人家从事古陶生产,其生产工艺古老原始。47岁的王四夫妇没有像其他人一样外出打工,而是在村里继承了古法陶瓷的制作。如今,他们带动村里20余人人脱贫致富。相传,早在年前,窑上村樊氏夫妇偶然发现当地的高岭土适合制作陶器,制陶所需的泥土、釉石、煤,都是就地取材,制陶业就在这儿顺理成章地发展和延续下来。窑上古陶制品分为红陶、白陶和黑陶等类别,有60余个品种,价廉物美,在省内行销40多个县,部分产品还远销四川、云南、广西和国外。随着时代的变迁,现代化工业和技术进程的加快,玻璃制品、塑料制品、精制陶产品的发展,窑上古法制陶的工艺越来越有价值,其制作的陶瓷被很多大户人家收藏。由于陶瓷制作技艺传统古老,耗时费工,成本高,利润薄,为了寻找新的生活来源,维持生计,窑上村民不得不背弃祖辈传承下来的技艺,去从事其它产业。据介绍,而要制作一件陶器并不容易,第一道工序是洗土和和泥,第二步是制陶,第三步是晾陶,第四步是上釉。最后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煅烧。每一道工序都不能少,都有讲究。”一般徒弟需要学习三四年才能完全掌握火候。目前,窑上村从事古法制陶工艺的人家不足10户。
转载请注明:
http://www.aideyishus.com/lkcf/59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