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广,人称老潘,经营着一家手陶坊,手下有几十位工人为他捏陶。在这样机械化普及的时代,像老潘这样坚持纯手工生产的,极为少见。许久之前,我第一次拿到老潘家陶器时,便为之一震。他家的陶器很特别,不上釉不精雕,简朴实用,一壶多用是常事。那造型中,有一种别样的设计感,让人感觉很亲近。老石忽然提出要带我见老潘,我欣然应允。驱车许久到老潘的坊前,一下车便看到老潘在等我们。匀称一高个儿,身穿一长衫,儒雅随和,看不出来已然四十多岁。他周身散发出的气质让我想到一个短语叫,“君子颜如玉。”玉不琢,不成器。老潘就是琢过的玉,成型的器。和老潘聊了几句,老潘便说要带我们参观参观。走进坊后的储藏区,里面摆着几个架子,架子上摆着各式各样的陶器,锅、碗、壶……无一例外,都是广口的。“潘先生,为什么这儿看不到细长颈的?”我有些好奇。“器是人,人也是器。”老潘轻声说,音量不大,却在整个储藏区里回响,“我们这儿不做细颈。”忽然间,我看到一个奇特的物件,又扁又平,有点像口平底锅,有壶把却没有壶嘴。“这是啥?”“乐器。”老潘神秘一笑。他把“乐器”从架子上拿了下来,加了许多水进去,然后用手指摩拭陶器的边缘,使它发出了清澈又略显低沉的声音。“我随手捏的。”老潘接着说,“别看它浅,但它容量大,能装很多。”“乐器”的声音有点像老潘的声音,沉着浑厚,我忽然觉得。走出储藏区,门口围着一群人,似乎在争吵什么。老潘见状,径直走入其中。我和老石艰难地穿过人群,看见老潘站在正当中,他的两边各站着一个人。“老板,小宋说要预支半年的工资,可他刚来一个月,我就没同意。”左手边的人说。老潘点点头,看向另一人,“原因呢?”“老婆生病,急需钱。”小宋的回答极为简洁。“好。”老潘又点了点头,“去捏个陶吧,随便发挥,成品拿给我看,我来决定。”不多时,小宋回来了,手上捧着一个广口大花瓶。看得出来,小宋有些赶时间,细节上做得有些赶,但颈、口、身都有模有样,花瓶肚子微圆,看上去容量不小。老潘见状笑了,挥了挥手,说,“去吧,给他预支半年工资。”我在一旁有些不解。老潘等人走后,跟我讲,“从细节上看得出来,他确实着急,从陶器上,也能看出他这个人。广口,意味着他为人不狭隘,容量大,则‘器量’也大……”我耸了耸肩,不置可否,总觉得老潘的解释有些牵强,但又觉得有几分道理。我想起“乐器”超大的容量。之后,老潘经常跟我聊,聊思想,聊人生,聊些很大很深的话题,他似乎很认可我的一些想法。最后一次见老潘,他躺在病床上,三个月前查出癌症晚期。我去的时候,他刚做完化疗,无精打采,一双修长的手此刻白皙如脂,周身气场仍在,温润如玉,像一个优美的陶器,静静地安放着。他把我叫到床边,轻声说,“肉体呐,只是灵魂的容器。更大的器量,才容得下更大的灵魂。”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