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陵,北宋皇帝(-年)及其陪葬宗室的陵寝,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十一五”期间国家处大遗址保护重点工程之一,是我国现存最大、地面遗址最完整的著名帝陵之一。宋陵地处郑州、洛阳之间的巩义市,陇海铁路穿境而过,开洛高速贯穿东西,南有嵩山,北有黄河,依山傍水,风景优美,被人誉为生在苏杭,葬在北邙的风水宝地,是中国中部地区规模最大的皇陵群,占地面积约平方公里,共有余座陵墓,现地上所存多件精美石刻,具有重要的文物价值和艺术价值。这个巨大的陵墓群,几乎涵盖了北宋所有的皇帝,北宋九帝中除徽、钦二帝被金人掳去囚死在漠北外,其余七帝均埋葬在巩义,加上赵匡胤的父亲赵弘殷的陵墓,统称“七帝八陵”。永昭陵是北宋第四代皇帝宋仁宗赵祯的寝陵。宋仁宗初名受益,是宋真宗赵恒的第六子,即民俗演义《狸猫换太子》中的太子。宋仁宗生于大中祥符三年(公元年),年即帝位,年病死开封,享年53岁。宋仁宗在位四十二年期间,国泰民安,文臣武吏荟萃,科学文化发达,达到宋王朝鼎盛时期除此之外,还有皇后陵22座,亲王、公主、皇子皇孙、诸王夫人墓座,包拯、寇准、高怀德、赵普等名将勋臣墓9座,帝系宗亲陵墓近千座。巩县宋陵与历代皇陵相反,面山背水,把陵台安置在地势最低的地方,大概是受了当时风水堪舆学说的影响。陵前石刻群十分壮观,采用圆雕、浮雕、线刻等多种技法,造型雄浑,表现手法细腻,不少是雕刻艺术珍品。巩义市博物馆位于北宋永昭陵(北宋第四代皇帝宋仁宗赵祯的陵墓)东南隅,创建于年,年10月1日正式开馆投入使用,是一座现代化的中型博物馆。巩义市博物馆展陈文物件,《洛汭瑰宝》、《唐宋三彩》、《陶瓷精粹》、《石刻艺术》《木雕玉器》、《临时展览》等七个部分共12个展厅。馆藏特色为唐三彩和巩县窑白瓷.巩县窑,唐代重要瓷窑,在今河南巩县。年发现。隋已生产青瓷平底碗及高足盘等,器外壁施釉不到底,唐代生产白瓷、黑瓷、绞胎、唐三彩及黄、绿、蓝等单色釉陶器。白瓷中有一部分作为贡品,供民间所用之茶器为其大宗产晶。巩县窑是已发现的烧造唐三彩的最主要窑址。该窑产品特征是:白瓷胎色灰白,釉色白腻,质量较好;黑瓷胎体厚重,胎白釉黑,修胎精细,制作规整。三彩陶器胎呈灰白色,釉色有黄、绿、红、兰、白、褐等多种,也有单色釉器及纹胎装饰釉器。巩县窑。该窑始烧于隋,盛于唐,到五代初衰退。隋代烧青瓷,唐代烧白瓷,还烧三彩陶器、黑瓷、纹胎和茶叶未釉等。产品有碗、注壶、盘口瓶、盒、钵、杯、豆、枕、人物动物等工艺特征是器物多为平底、玉壁底、浅圈足园饼状突足等。三彩器是先烧素坏,再挂彩烧成。器物装烧垫具有三岔支具,长方形垫具和园形托珠,器物内或足底一般留有几个垫具痕巩县窑唐三彩烧制成功,在我国陶瓷史上闪耀着灿烂的光辉,对后来的宋、辽三彩和元、明、清的珐花、素三彩、五彩瓷的影响是非常大的。中外陶瓷专家在考察河南巩义黄冶唐三彩窑址后达成共识,这一窑址除了大量生产唐三彩,还是著名的唐代青花瓷产地。青花瓷与唐三彩一脉相传,是由唐三彩中的蓝彩发展而来的。停止烧造唐三彩后,黄冶窑用制作三彩的东西,烧造了青花瓷。唐青花瓷有三个特点:一定是白瓷;釉下点钴蓝;烧成温度摄氏1度。根据青花瓷的这些特点,专家认为这一批陶器三彩是向青花瓷器过渡期的产物。中国青花瓷最早出现在唐代,唐代的巩县窑就开始使用含有钴的蓝釉彩来装饰陶瓷器,但是唐代青花瓷的制作还不成熟,而且随着巩县窑的衰落还一度中断。
转载请注明:
http://www.aideyishus.com/lkgx/55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