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细陶器 >> 细陶器优势 >> 南京十竹斋2021秋拍明清两代各色釉龙
明清两代是景德镇窑瓷器蓬勃发展时期。御窑厂建立,遣官督烧,瓷器以青花为主流,其它品种如釉里红、各种彩瓷、单色釉瓷器品种繁多,装饰丰富。以龙纹为饰的瓷器数量显著增加,龙纹成为官窑瓷器最具代表性的纹样。而且朝廷三令五申禁止民间烧造官器,因而龙纹仅用于宫廷及祭祀活动,民间不得滥用。直到明中期以后,随着资本主义经济因素的产生和发展,封建制度受到冲击,民窑瓷器上也出现龙纹装饰。
明清时期龙纹以绘画为主,也有刻划、印花及贴花者。龙纹除与云、海水搭配外,出现花间龙、莲池龙,龙的形态多变,出现翼龙、披发龙、立龙、身体呈卷曲状的形态,形象更为生动,正面龙开始出现。总的风格呈规范化趋势。
明青花龙纹碗
D:19.5cm
明万历青花双龙戏珠纹长方四足炉
L:14.8cm;H:10.6cm
器呈鼎形,直口,深腹,平底,下置四足,颈部两侧堆塑兽首。器青花装饰,绘双龙戏珠纹。
明代嘉靖皇帝崇道迷仙,新建兴修了许多庙坛寺观,到万历时期,宗教祭祀活动仍然十分活跃,与祭祀相关的用器大量生产,作为祭器中必备的香炉,造型多样,有鼎形、长方形、方形、钵形、筒形、瓜棱形、扁圆形、鼓形等,品种丰富,有青花、五彩、三彩、酱釉、哥釉、蓝釉等品种,青花装饰有龙凤、八仙、高士、花鸟、鱼藻等纹饰。长达48年之久的明万历朝,在中国陶瓷发展史有重要地位。《明史·食货志》记载:“采造之事,大约靡于英宗,继以宪武,至世宗神宗而极。”邵蛰民《增补古今瓷器源流考》对万历瓷评价记有:“隆万厂器土埴坟,质有厚薄,色兼青彩,制作益巧,无物不有,汁水莹厚如堆脂。”
参阅:1.中国嘉德秋季拍卖,LOT:,成交价:,RMB。
2.《故宫博物院藏文物精品大系·青花釉里红(中)》第页,图;《明清瓷器鉴定》耿宝昌著,紫禁城出版社,,图之4。
明嘉靖青花龙纹水盂
H:7cm;D:10cm
本品溜肩,鼓腹,近底处内收,浅圈足,整器绘云龙纹。造型隽巧怡人,胎釉精良,莹润似玉,青花装饰,器身所见流云迤逦,赶珠双龙腾驾于福海之上,生动而可爱。青料淡雅而不失华丽,翠韵怡人,纤薄浅淡,明亮匀净,青花幽静淡恬。
参阅:1.《CHINESECERAMICS—TheKogerCollection》JOHNAYERS封面。
2.北京故宫博物院藏“青花夔龙纹罐”,《中国陶瓷全集明(上)》P,No.89。
康熙八龄践祚,十四岁亲政,除鳌拜,平三藩,自幼即显出政治天赋。反映到龙纹上可见其政治力的影响。康熙一朝的龙纹生猛,与明朝永宣龙的凶猛不同,康熙龙透着一股关外的生劲。
清康熙五彩龙凤呈祥盘
“大清康熙年制”楷书款。
D:24.8cm
来源:文物公司
《饮流斋说瓷》写到:“瓷之绘一龙一凤者,大抵皆历代君主大婚时所制,以志纪念者也。”常见御瓷之中多装饰一对或二对龙凤纹,但本品则品格非凡,一器之上装饰六对龙凤纹。其盘底双圈书“大清康熙年制”六字两行楷书款,其运笔遒劲,秀润而不失锋芒,为康熙十九年至二十七年“臧窑”所出御瓷的标准写法。整体纹饰精美,花团锦簇,绚烂夺目;设色丰富,诸彩明快妍丽,与釉下青花相映成趣;加之所绘龙凤寓意吉祥,构图疏密得当,系康熙五彩官窑典型器。
参阅:1.《故宫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大系——五彩斗彩》,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年,页,图。
2.香港苏富比春季拍卖会,LOT:,清康熙五彩龙凤呈祥盘,成交价:1,,HKD。
清乾隆蓝地黄釉龙纹盘
D:25.3cm
“大清乾隆年制”篆书款
此式盘例为康熙朝首创,后世皆循例烧造,成为清宫经典品种。拍品造型规整,敞口,斜弧腹,圈足。盘心及外壁以青花留白方式绘云龙戏珠图案,龙在云间翻舞,腾空舞动,飘逸动人,周饰祥云伴其左右,龙身矫健,龙爪锋利,于留白处施加黄彩,纹饰生动,色彩对比鲜明,青花艳丽明快,黄彩娇嫩鲜亮。圈足中心落青花“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篆书款。整器典雅精致,胎釉俱佳,华贵雍容,尤为佳品。
清绿龙大碗
D:32cm
此碗造型精巧,胎质坚实细腻,内壁白釉莹亮洁白,外壁以绿釉为地,于釉下暗刻云龙纹,两条神龙腾云驾雾,身姿矫健,趾爪有力,气势恢宏,刻画精细。腹底处绕圈足绘海水纹,构图疏朗有致,纹饰清晰流畅,所有纹饰处填饰褐彩,色彩深厚凝重。底落“大清道光年制”六字三行篆书款。
参阅:北京保利春季拍卖会,.06.08,中国古董珍玩,LOT:,成交价:,RMB。
清代经过乾隆文治武功的消耗后清代开始走下坡路,到清代中期嘉庆之后的龙纹日趋温和。从瓷器上的龙纹就能看出清代政治在变化,经济的下滑以及人民心态的变化。
大量出现在陶瓷器上龙的形象,更加世俗化。比如划龙舟、比如婴戏舞龙、龙穿花等,龙已大大失去神圣威严,至尊至上的皇权形象也逐渐式微。
清黄地矾红墨彩双龙盘碗三只
“行有恒堂”楷书款。
尺寸不一
“行有恒堂”款器物是道光、咸丰年间作品。故宫藏品中有明确千支纪年的”行有恒堂”款器物和相关文献的研究,指出目前所见”行有恒堂”款器物的生产年代早可及嘉庆十八年,晚可至咸丰四年,”行有恒堂”为第四代定亲王载铨的私人专用堂号。
清道光五彩龙凤碗
D:14.8
此碗口沿微撇,深腹,圈足。碗内心绘龙戏火球纹,口沿处施二道细青花弦纹。腹部绘龙凤穿梭于花卉之中,姿态矫健。龙身绿彩,凤凰矾红,色泽明亮,构图疏朗,而菊花、牡丹静穆淡雅,以静衬动,极富张力。此碗胎质紧密,釉质肥滋,五彩画面娇艳可人,色彩浓淡不一,构成了一幅五光十色的“龙凤呈祥”图。
此碗的独特之处在于口沿上的纹饰,以双鱼间以编磬及寿字纹,与一般五彩龙凤碗上所见的八吉祥纹不同,碗上绘工更是比其他朝的细腻及清雅,难能可贵。同本品纹饰一样的雍正五彩龙凤呈祥碗可见香港佳士得年秋拍的lot,其成交价为.9万。亦可参阅:见年香港出版《清瓷萃珍》,图版53号;另参考亦为Bernat旧藏的一件雍正款五彩龙凤呈祥碗,腹较浅,于香港苏富比年11月15日拍卖,拍品27号。
五彩龙凤呈祥碗,在《国朝宫史》中记载为“五彩红龙瓷碗”,始见于康熙朝,此后历朝至晚清均有烧制,本见拍品底部书青花“大清道光年制”六字三行篆书款,为道光本朝官窑精品。
参阅:1.北京匡时年春季拍卖LOT:,成交价:8,,RMB。
2.佳士得香港年春季拍卖会,LOT:,成交价:5,,RMB。
清中期青花海水龙纹贯耳尊
H:54.5cm
来源:佳士得年11月7日中国瓷器及工艺精品专场
贯耳尊为清乾隆时期仿高古青铜器品种,形制为敞口高束颈,颈附两穿耳,丰肩收腹,斜高圈足,矮宽足墙。通常青花贯耳尊为分段装饰缠枝花卉纹,然此件拍品为整体构图,海水龙纹满布器身,虎爪浪繁密,衬托龙纹苍劲威严。整件瓷器青花发色沉稳,笔触娴熟有力,不失为一件优秀藏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