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乌南面有一个古老村落———义亭镇何店村。作为我市最大建制村之一,何店村自北宋开始至今已有余年历史。悠久的历史,孕育出了大批古建筑群,有建于明朝初期的古宅、明朝中期的何氏祠堂、清康熙年间的六顺堂……十四间、十六间、十八间的古建筑更是数不胜数。在众多的古建筑中,街路十八间就像一个泰然自若的老者,恬静安详,宠辱不惊。尘埃遮蔽的精雕细琢何店村古建筑群众多,大部分房屋都保留了古色古香的气息,想要在这么多的古建筑中找到街路十八间并非易事。好在遇到了村里一位上了年纪的老人,他对村里的古建筑如数家珍。在他的指引下,我们在一条幽静的小弄堂里找到了街路十八间。街路十八间于清宣统二年()建成,坐东朝西,方位角度。从外表看,白墙黑瓦的建筑风格与其他房屋并无差别,甚至有些不起眼。“从外面看,根本看不出它已经有‘多岁’了。”老人一边说着,一边领着我们进去。通过一个窄小的木门,经过一小段走廊,就能看到街路十八间明亮宽敞的天井。天井中间没有雕刻精美的花缸,也没有精心看护的花坛,有的只是两块长条状的石板和长满杂草的水缸。老人说,在那个年代,能造出这么大的房子已经算是大户人家了。别看只是用青砖铺成的空地,还是有些讲究的。为了防止积水,天井四周弄出一条宽20公分左右的小水渠。据资料记载,街路十八间为前后二进,左右厢房各6间对合,二层楼房,系前廊式砖木构四合院,占地面积.7平方米。门楼面阔3间,明间敞开,用五柱七檩,前檐辟随墙式石库门,青石匾额上阴刻“奠厥攸居”,落款为“宣统二年庚戌冬造”;次间用板壁隔断。厅堂三开间,为楼下厅,用四柱七檩。厢房前设整樘槅扇门窗,制作精细,走廊东西贯穿,两端辟侧门。随着时间的流逝,厚厚的灰尘遮蔽住了精美的雕花,轻轻弹去,狮子绣球、凤凰牡丹、和合二仙、三国人物故事等图案令人惊叹。时间带不走的质朴据年逾七旬的何贤法老人介绍,街路十八间是他祖辈们修建而成的。他的太公有两个儿子:何荣方和何荣相。其中何荣方育有4子:何锦云、何锦屏、何锦财、何锦宝。何锦云便是何贤法的爷爷。当时,他太公办了酒厂和陶器厂,有一定的经济实力,再加上家中人丁兴旺,便造了街路十八间。时间会带来荣华富贵,也会带来磨难。村里老人把自己听说的故事娓娓道来。“以前我们村有个臭名昭著的流氓叫何麻子,他向何贤法家敲诈,结果被抓去坐牢了。很快,何麻子就出来了,向他们家报复。何贤法的父亲何三华,在何贤法才3岁的时候就被人打死了,何家便家道败落了。”何家的败落并没有让街路十八间消失在历史的长河里。土改后,街路十八间又回到了何家后代的手里。随着时间流逝,街路十八间慢慢转变成了办公场所,食堂、医务室、代销社等都曾在这里留下自己的“足迹”,最终得以恢复宁静。何店村历经时代变迁,上世纪80年代新兴针织帽子、手套行业,饰品加工业;年实行了农田标准化改造;年至年全村自来水进行了改造,新建36米高吨水塔一座,全村主干道实行了硬面化,并新建了三个篮球场,一个老年活动中心。虽然时间在不断地推着何店村往前走,但它不被外界的繁华和喧嚣所诱惑,不忘初心,坚定地守护着这些质朴的古建筑群。陈健贤
转载请注明:
http://www.aideyishus.com/lkjg/62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