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陶器

行走河南读懂中国二里头文化中的青铜

发布时间:2024/1/22 13:49:06   
中国白癜风医院排名 http://www.jk100f.com/baidianfengzixun/guanaijiankang/pifujiankang/37873.html

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外景(资料图片)

加官晋爵、钟鸣鼎食,是当代人熟知的成语,其中的爵与鼎,原本一个用来盛酒,一个用来烹煮,后来衍生为身份等级与权力的象征。其实,青铜爵与青铜鼎最早出现在二里头文化中,其在后世得到继承与发展,甚至影响了王朝的兴衰。

“增一分则肥,少一分则瘦”的美人爵

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有两件青铜器长期摆放在展厅最显眼的位置,一件是乳钉纹青铜爵,另一件是网格纹青铜鼎(目前已外借),这是二里头遗址出土的青铜礼器群中,最具代表性的两件器物。

乳钉纹青铜爵,高26.5厘米,上方有长长的流和尾,中间有收拢的细腰,底部是细长且有曲线的高足,这种舒展飘逸的造型被不少专家比喻成一位身材婀娜的美人,因此也被称为美人爵。一名来自日本的专家曾从工艺美学的角度评价说:“这件青铜爵‘增一分则肥,少一分则瘦’,实在太美了!”

这件青铜爵的造型虽然很美,实用性却差了一些。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二里头工作队第三任队长许宏曾透露,这件青铜爵的重心很不稳,几乎是“一碰就倒”。如果把它与时代更晚的二里岗文化时期的“矮粗胖”青铜爵相比,后者美感虽差一些,但明显容量更大、重心更稳。

爵是酒文化的代表性器物,在爵出现前,已经有彝和盉等酒具。有专家认为,爵这种器型,为二里头文化独创。爵是不是直接用来饮酒的,却仍存疑问。在目前发现的陶爵中,检测出夹砂陶(为使器物受热时不致爆裂而在陶器胎土中掺入砂粒,是炊器的主要特征)存在,且在有些陶爵的底部发现烟炱的痕迹,说明它具有温酒的功能。因此,有专家推测,把温好的酒由爵倒入瓤中饮用,可能是较为合理的解释。

乳钉纹青铜爵

丑小鸭般的青铜鼎

二里头遗址出土了十几件青铜爵,青铜鼎却只出土了一件,即网格纹青铜鼎。

二里头出土的网格纹青铜鼎是迄今考古发现最早的青铜鼎,被誉为“华夏第一鼎”。这件青铜鼎,通高20厘米,口径15.3厘米,出现的时间为二里头文化晚期,尽管造型和纹饰风格与河南龙山文化晚期的陶鼎形制一脉相承,但材质确是当时罕见的贵金属——青铜,可见其绝非普通器物。

许宏在其著作《最早的中国》里说,与商代的华丽大鼎相比,素朴的网格纹青铜鼎就像一只素朴的丑小鸭,可如果没有这只丑小鸭的铺垫和准备,也不会有商代后母戊鼎的霸气与辉煌。

在此前播出的《中国考古大会》探秘二里头遗址——最早的王朝节目中,专家曾介绍,在中国以外的世界其他地区,青铜时代的大多数器物是用锤揲工艺锻造或用失蜡法铸造而成的。中国的二里头文化,使用的是复合范铸技术,即在泥质阴文范中放入型芯,再将铜汁灌入外范与型芯之间的空隙。

这种独特的青铜铸造技术,是中国先民的原创,堪称世界青铜器文化中的一朵奇葩。而这源于中国先民积累了大量的陶器制造经验,因此在遇见青铜这种具有美丽光泽又富于延展性的贵金属时,首先想到的是如何从陶器的制造经验中探索技术灵感。

虽然二里头遗址只出土了一件青铜鼎,但陶方鼎出土了好几件,它们都是口稍大于底,方体深腹,四足,其中一件还饰有弦纹和曲折纹,并有铆钉形的装饰,与郑州商城出土的大型铜方鼎在形制上非常相近。专家推测,这种有悖于快轮制陶原则的造型,很可能是在模仿铜方鼎,也就是说,二里头文化时期可能已经有铜方鼎存在了。

在二里头遗址铸铜作坊中,考古人员在出土的陶范上发现了精美的花纹,从尺寸推测,用其铸造的青铜器物直径最大的在30厘米以上。目前,这种尺寸的青铜器还没有在二里头遗址出土过,值得期待。

爵与鼎的继承与发展

二里头文化创立的以爵与鼎等器物组合为代表的礼仪制度,被后世的商王朝继承与发展,爵代表的酒文化,甚至影响了商王朝的兴衰。

考古资料显示,商人对酒的消耗量巨大,其中一个重要表现是,商代青铜器中的酒器数量最多、规格较高。以殷墟妇好墓为例,该墓一共出土了件青铜礼器,其中酒器为件,占比约74%。

商人对酒的消耗量大,在甲骨文中也有体现。在一些记录祭祀事件的甲骨文中,常常出现鬯(chàng)字和卣(yǒu)字,前者是酒的品类名词,后者可作酒器或量词。记录商人祭祀祖丁的配偶妣庚的甲骨文显示,在一个月左右的时间里,商人举行了4次祭祀活动,每次消耗鬯30卣。据专家考证,一卣可以容纳2斤到3斤酒。也就是说,商人祭祀妣庚时,一个月消耗了斤至斤酒,可见商人对酒的依赖。

史料记载,商王朝的灭亡也跟酒有关。《尚书》中的《微子》篇说(微子被认为是商王族成员,在周代被分封至宋国,一直保持着商代的文化传统):“我用沈酗于酒,用乱败厥德于下。”意思是说,我们殷商的灭亡是因为酗酒和道德败坏。《尚书》中的《酒诰》篇,是周王朝建立之初颁布的禁酒令,其中就提到“……庶群自酒,腥闻在上,故天降丧于殷……”,意思是说殷商灭亡的重要原因之一,是这帮人天天喝酒,酒肉的腥气让老天爷都闻到了,所以老天爷把倒霉的事情降到了殷商的头上。

西周大盂鼎的铭文也记载:“我闻殷坠命,唯殷边侯甸与殷正百辟,率肆于酒,故丧师。”意思是说,我听说殷商丧失了上天所赐予的大命,是因为殷商从远方诸侯到朝廷内的大小官员,都经常酗酒,所以丧失了天下。

商王朝灭亡的教训,引起了周王朝的警惕。西周以后,爵作为酒文化的代表器物,逐渐淡出历史舞台,而肇始于二里头文化晚期的青铜鼎,逐渐兴盛起来,并且在周代形成了完备的列鼎制度,这种礼仪文化在不断继承发展过程中,最终融入中华文明的文化基因中。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jg/6335.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