盖百霖遮盖液 http://baidianfeng.39.net/a_zczz/140117/4328633.html前面几期我们介绍了黄河流域新石器时期的陶器,这一期我们将介绍长江流域的新石器时期陶器长江流域新石器时代的考古开始于年,目前发现大溪文化、屈家岭文化、河姆渡文化、马家浜文化和良渚文化等。这一期我们将介绍大溪文化和屈家岭文化。(一)大溪文化大溪文化主要分布于长江三峡和汉江平原一带,因发现于四川巫山大溪附近而得名。湖北宜昌、宜都和江陵等地也有类似遗存。器型:杯、碗、钵、盆、罐、壶、瓮、瓶、豆、釜、鼎、簋、盘、器盖等。纹饰:这一时期陶器多为素面或磨光,少数有划纹、弦纹、蓖纹、戳印纹、附加堆纹或镂孔等。彩绘纹饰:波浪纹、玄线纹、横带纹、齿形纹、人字纹、菱形纹、竖线纹、几何纹以及变形漩涡纹等。这一时期陶器主要以红陶为主,然后是黑陶和灰陶,也有少量白陶。陶土中掺加石英末或碎稻壳,烧成后变为黑碳或出现大量空隙。黑陶烧制温度较高,才用手制,口沿部分有的经过慢轮修整,少数器物还留有泥条盘筑的痕迹。此外还有少量的彩陶和朱绘陶,彩陶多用细泥红陶,主用黑彩,间用少量红彩,多绘与器外,只有个别器物里外加彩,纹饰也比较简单。朱绘只见于部分黑陶,这个时期的陶器以大量应用圈足,还有一些制作精美的陶球等小器物。大溪文化折曲纹红陶盘(二)屈家岭文化屈家岭文化主要分布于长江北岸的江汉地区。时间:约公元前年前后。器型:碗、杯等中小型日用器。纹饰:卵点、叶形、方块、弧点、条纹、网纹、菱形格纹等。这一时期的陶器黑陶和灰陶比较多,并且有蛋壳黑陶和朱绘黑陶,也曾发现过少量的仰韶文化彩陶,当时的彩陶薄如蛋壳,器型规整,反应了当时陶器工艺已有相当高的水平,亦有蛋壳彩陶的美称。屈家岭文化黑陶小口长颈壶下一期我们将介绍河姆渡文化和马家浜文化,欢迎大家批评指导
转载请注明:
http://www.aideyishus.com/lkzp/61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