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细陶器 >> 细陶器前景 >> 大师带你看作品华声在线
铜官窑是与浙江越窑、河北邢窑齐名的中国唐代三大出口瓷窑之一,也是世界釉下多彩陶瓷发源地。新湖南客户端特别策划《大师带你看作品》,与你拂去时光的灰尘,邀你领略铜官窑的千年风采。(记者王铭俊视频周林熙实习生张慕鸿张兆麟彭雨婕)
全文
新湖南客户端记者08-:03
“古岸陶为器,高林尽一焚。焰火湘浦口,烟触洞庭云。迥野煤飞乱,遥空爆响闻。地形穿凿势,恐到祝融坟。”这是湘籍诗人李群玉为描写长沙铜官窑鼎盛时期的壮观场面所作。铜官窑是与浙江越窑、河北邢窑齐名的中国唐代三大出口瓷窑之一,也是世界釉下多彩陶瓷发源地。新湖南客户端特别策划《大师带你看作品》,本期邀请艺文小镇创始人、黑石号陶艺艺术总监江文斌,为我们拂去时光的灰尘,解读铜官窑的独特风采。
1+1
新湖南客户端记者08-:16
年在印尼勿里洞岛海域打捞上来的“黑石号”沉船上,共有件中国瓷器,其中铜官窑的瓷器就多达件,占总量的83%。可见铜官窑作为中国瓷器的代表远销海外,在连接“海上丝绸之路”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它也充分证明了在多年前,世界范围内对长沙铜官窑器皿的收藏和研究已达一定规模。(图:黑石号上的唐朝文物)
0+1
新湖南客户端记者08-:18
“釉”,是附在陶瓷表面上的一层结晶,是区分瓷器和陶器的关键条件。当时以河北的邢窑白瓷和浙江的越窑青瓷为代表形成了“南青北白”局面,铜官窑另辟蹊径,独创“釉下彩”,即在坯子的表面,用一种或多种颜色点缀作画,后再上釉烧制。铜官窑的这一创举,刷新了人们的审美认知,引发全国大小窑口的效仿,打破了南青北白的格局,与越窑、邢窑形成了三足鼎立的态势。
1+1
新湖南客户端记者08-:25
铜官窑兴盛于“安史之乱”时期,当时经济重心正向南移动,铜官窑紧靠湘江,便利的水路利于大量外运。当地盛产石英和高岭土,前者是釉的主要成分,后者是制作陶瓷必需的矿物原料。随着唐三彩传至南方,铜官窑吸收了北方制瓷的工艺技术,对唐三彩习见的流动浸润式彩釉和模印贴花装饰工艺进行了创新,开发了釉下彩。恰好的历史背景、优越的地理环境、丰富的原始材料,使得长沙铜官窑应运而生。(图:长沙铜官窑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一期主体工程:谭家坡遗迹馆)
0+1
新湖南客户端记者08-:29
这一款绿釉花瓶是历经多次施釉后在特殊气候下烧制而成的,当时陶瓷窑中温度已达度,但窑门上仍然滴水不止。这种难得的条件使釉当中所蕴含的矿物质的颜色全都呈现了出来,其瓶身呈现出了嫩绿色、深绿色、蓝色三种不同的釉面效果,层次分明,极为罕见。
0+1
新湖南客户端记者08-:33
执壶,樽酒之用。以诗歌为饰是长沙窑装饰的重要特征,蕴含了浓郁的文化气息。这是“春水春池满”诗文壶仿制品,壶上书有五言唐诗一首:“春水春池满,春时春草生。春人饮春酒,春鸟弄春声”,韵味深长,情意盎然。值得一提的是,在氧化气氛下烧制而成的瓷器表面大多呈米黄色,而该作品表面却呈现出罕有的铁灰色。
0+1
新湖南客户端记者08-:40
铜官技人李保仓介绍,“三分拉坯、七分修坯”,拉坯和修坯是瓷器制作中塑造器物雏形的基础环节。拉坯的第一步是将泥团固定在拉坯机的中心位置,通过反复挤压使泥团均匀;紧接着是开孔压底,做好底之后再将泥团向上抬高,形成泥筒;最后再按照所要求的口径、尺寸、宽度等进行造型。
0+1
新湖南客户端记者08-:06
修坯人江上舟告诉记者,在拉柸之后还需要用修坯刀等工具对坯体进行精修,不仅要将坯体多余部分削去,还要通过反复修理使其表面光滑平整。
0+1
新湖南客户端记者08-:09
拉坯、修坯所塑造出来的只是素坯,想要在瓷器表面看到各式的图案和文字,还需要工匠们用颜料在坯体上进行绘制。铜官窑是釉下彩绘技术的发源地,早在唐代,铜官窑的工匠们就学会了以氧化铁、氧化铜为彩料在素坯上绘制图案或书写文字,使瓷器的美学价值大大提升。
0+1
新湖南客户端记者08-:18
完成彩绘后,还需要在坯体表面施以釉浆,以降低坯体的吸水率,增强坯体硬度,方便对其进行烧制。铜官窑采用的施釉方法是独特的浸釉法,即将坯体浸入提前调制好的釉浆中,使釉浆附着于坯体表面。江文斌告诉记者,铜官窑的工匠们通常会先将坯体的一半浸入釉浆中,待其表面干燥之后再浸另一半,保证坯体表面被釉浆完全覆盖。施釉完成,就可以将坯体送窑烧制了。
0+1
新湖南客户端记者08-:24
由于是在高温环境下运用还原技法烧制而成,红陶茶叶罐原汁原味地呈现了红陶土本身的质地。罐体表面刻有的《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为该作品增添了一抹意趣,使其在质朴自然的同时又不失典雅端庄。
0+1
新湖南客户端记者08-:27
长沙铜官窑,从兴盛到衰落,前后经历了多年的时间,但如此规模宏大且出口量极大的一座窑场,却少见史籍文献记载,只能从李群玉的诗中洞悉昔日景象一二。对于它的过去岁月,我们疏离陌生,幸有无数窑人的坚持,让我们能在瓶盏壶罐间,抓住这一根宝贵文脉,延续它的无限未来。我们都在新湖南,我们下期见。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