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陶器

细数那些存放在韩国国立中央博物馆的汉代陶

发布时间:2022/10/12 21:56:20   
白癜风治疗去哪家医院 https://wap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瓦当是中国最为重要的建筑构件,秦汉前后所产的陶瓦当质地最优。韩国国立中央博物馆藏有我国春秋、战国、秦汉等时期的诸多瓦当珍品,质地坚硬,扣之琅琅有声,纹饰多样,有文字纹、乳钉纹、瑞兽纹、云气纹、几何纹等。其中一件燕国半瓦当,其纹饰受到三代青铜器纹饰的极大影响,采用饕餮纹等,同时受到半瓦当造型的制约,出现了许多对兽纹装饰图案,类似于中亚地区的风格,这种图案在国内所藏的瓦当中也是比较罕见的。

燕瓦当

傅山炉是盛行于秦汉时期的一种薰炉,其造型与当时的神仙思想有关。吕大临在《考古图》中记载:“香炉象海中傅山,下盘贮汤使润气蒸香,以象海之四环。”可见,傅山炉一方面满足了人们实际薰香的需求,另一方面又能营造出一番缭绕的神仙意境,由此成为最能代表汉代艺术的工艺品类之一。韩国国立中央博物馆所藏傅山炉工艺精湛,其上所镂雕的云气纹回旋盘绕,有如在云端。器表釉色均匀,呈黄绿色,器形端正大方,是不可多见的珍品。

西汉傅山炉

汉代盛行“视死如生,视亡如存”的丧葬观念,为了将现实生活中的种种继续延续和保存,汉人认真而兴致盎然地对它们进行了塑造和刻画,甚至包括一些很生活化的东西,比如猪圈、鸡舍、谷仓、灶台等。

宋铁锈花黑釉罐

韩国国立中央博物馆就收藏了许多典型的汉代陶瓷明器,其中一件彩绘陶房比较突出。该器为二层楼房造型,柱式结构,屋脊与挑檐制作精良,其上的神兽栩栩如生。透过镂空的门窗可见室内数人,造型各异,有谈笑风生者,也有凭窗远眺者,活灵活现地展示出彼时汉人的生活一景。彩绘俑也是汉代最常见的陪葬品,种类丰富而造诣颇高,与秦代写实宏伟的气度相比更显现出一种古朴、生动的艺术特点。韩国国立中央博物馆所藏的汉代彩绘俑虽不如国内各大博物馆丰富,但也不失精良,也算是比较难的了。此外,铅釉陶也是明器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一种以铅化合物为助熔剂的低温釉陶,在度左右的氧化气氛中烧成,含铜呈绿色,含铁则呈褐色或棕色。韩国国立中央博物馆所藏的两件绿釉陶灶就是两件比较有代表性的作品,造型写实,做工精美,釉色翠绿而泛出银色光泽。

清雍正粉彩折枝牡丹纹盘

魏晋南北朝在中国是一个战乱分裂的时代,人民饱受疾苦,但是在艺术创作上却呈现出一种融合发展的态势。陶瓷工艺在此期间也有了重大发展,青瓷在汉代的基础上日益成熟,白瓷正式烧制成功,黑瓷也有了明显进步。其中魏晋时期制作的“青瓷羊”造型生动,釉色青润,倍受大家推崇。韩国国立中央博物馆藏约4世纪的青瓷羊,是一件最能代表是时中国瓷器造诣的作品。羊为四肢相对跪卧状,造型丰满,栩栩如生,刻画简练而逼真。通体施釉,胎釉结合紧密,其色青中泛黄,玻璃质感强,开冰裂细纹。另外一件青瓷双耳盘口罐也是比较具有代表性的,该瓶造型高耸,腹部浑圆,口呈盘状,高颈,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特有的形式。釉色为青黄色,口沿处有褐色斑纹,足部露胎。该器出土于韩国花城里墓,应该是当时对外交流的精品。

唐胡人俑

在韩国国立中央博物馆还藏有许多同时期的陶器精品,尤其是一些陶俑造型逼真,色彩亮丽,将当时人们的风貌与服饰展露无疑。此外,一件保存完好的红陶贴花双耳罐颇为经典,无论是造型还是装饰手法,它都有着明显的异域风格。器颈高而腹圆,撇足,腹中部饰一圈贴花,上有两道弦纹,肩部装饰长条状阳刻纹,其上戳点,口沿内及颈部均装饰连续圆圈纹,双耳上下各有一贴花。胎质细密,通体呈红色,是一件比较具有时代特色的代表作。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cf/1694.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