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细陶器 >> 细陶器前景 >> 历代梅瓶蕴含的风情,你都了解吗
陶土和瓷土都具有良好的可塑性。因此,与金属、石质、木质等相比,陶瓷材料不但取材容易、价格低廉,而且在塑造形体方面更便于操作。因而具有更大的优越性,更易于普及。
?明永乐青花刻蓝地白龙梅瓶台北故宫博物院藏由于时代不同、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同以及人们的生活习俗和审美趣味不同,致使各时代的陶瓷造型呈现出不同的风貌。如:唐代瓷器造型之圆润饱满、宋代瓷器造型之秀丽典雅、元代瓷器造型之雄浑朴拙、明永乐宣德瓷器造型之端庄稳重、明成化瓷器造型之隽秀典雅、明嘉靖万历瓷器造型之复杂多变、清康熙瓷器造型之刚劲挺拔、清雍正瓷器造型之文雅精细等。?唐代白釉梅瓶/造型圆浑饱满故宫博物院藏中国传统瓷器造型,可以分为以下几大类。第一类:模仿大自然中物质形态造型从新石器时代某些陶器造型如葫芦瓶、鹰形鼎、鸟形鬹等可以发看出,中国传统陶瓷的造型是从模仿自然界物质形态开始,以后历朝直至今天这种造型方法都被广泛采用。有人称这种造型方法为“象形取意”。?由于这类陶瓷造型源于大自然,因而使人备感亲切,故深受人们喜爱。在我国陶瓷中占有较大比重,可谓随处可见,不胜枚举。它们都是以自然界的物质形态为基础,加以概括、变形、夸张而成。?北宋定窑白釉刻花梅瓶/造型轻盈秀丽故宫博物院藏第二类:各部分组合而成、缺一不可造型受中国传统文化中追求大而全、和谐美满理念的影响,中国传统陶瓷的造型特别注重完整性的体现,尤其是瓶、罐、壶、尊之类的造型,一般都由口、颈、肩、腹、底、足等几部分组合而成,缺了其中任何一部分都会使人觉得不完整。?元青花龙凤纹带盖梅瓶,造型雄浑朴拙有些器物还要加上耳、系、流、柄、盖等其他附件,但均要照顾到上下对照呼应、左右对称均衡的关系。这种对造型完整性的追求,使欣赏者能够得到心平气和的美感。?金-元磁州窑三彩龙纹梅瓶高31.8cm第三类:规范化、程式化造型受中国传统文化中“求大同、存小异”思想的影响,中国传统陶瓷造型还体现出较强的规范化和程式化特点。这类陶瓷的造型强调的是在形体基本模式相同、结构固定的情况下,追求一些细微的变化。?北宋青釉刻花缠枝牡丹纹梅瓶年陕西省耀县出土例如,凡是梅瓶,均可用小口、短颈、丰肩、长腹、瘦胫、圈足来表述。凡是玉壶春瓶,均可用撇口、细颈、垂腹、圈足来表述。凡是撇口碗,均可用撇口、深弧腹、瘦底、圈足来表述。这类陶瓷造型都是经过陶工们在长期实践中不断修改、反复推敲而形成,总体上都给人以形态匀称、比例适度、整体和谐之美感。??明珐花莲花纹梅瓶—美国大都会博物院当然,这类陶瓷的造型会因时代的不同而出现一些细微的变化,给人带来不同的审美享受。
以梅瓶为例,唐代梅瓶显得矮胖壮实、宋代梅瓶显得挺拔秀丽,元代梅瓶显得浑厚朴实、明代永乐宣德时期的梅瓶则显得沉稳端庄。?受儒家中庸思想的影响,中国传统陶瓷造型在外形轮廓线运用方面,多采用缓柔的自由曲线,很少采用生硬的直线,故在形体上给人以委婉曲折、自由生动之美感。
?明永乐时期的青花内府梅瓶?明永乐青花缠枝莲纹带梅瓶台北故宫博物院藏中国传统陶瓷造型在形体上主要强调静态的展示,各类造型都着重追求平稳、对称、均衡等,不太强调动势,故都给人以含蓄隽永之自然美感。
?明永乐青花桃竹图梅瓶/造型端庄稳重故宫博物院藏?清雍正釉里红波涛白龙纹带盖梅瓶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清雍正青花釉里红松竹梅纹梅瓶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清乾隆釉里红三果纹梅瓶北京故宫藏?清乾隆青花折枝花果纹梅瓶,高32.2厘米口径7.1厘米足径13.6厘米南京博物院藏?长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