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很长一段时间内陶器一直作为生活的必需品,但人们也总是被陶器易碎和吸水的缺点困扰,尤其是陶器吸水性强的缺点,直接促使了陶器向瓷器的转变。陶向瓷的过渡转换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最早的陶向瓷过渡期可追溯至商代早期,这个时候产生了瓷的早期形态,原始瓷。图片源于网络既然瓷器是从陶器演变来的,那它们的区别在什么地方?又或者说凭什么去认定一个器类是瓷器还是陶器?陶和瓷最大的区别在于用以烧制陶器的土是黏土,或者陶土,而瓷器的材质是瓷土,即高岭土,是一种灰白色的软质矿物,是制作瓷器的主要原料。图片源于网络另外陶器与瓷器还有烧成温度之间的差异,陶器的烧成温度基本在℃以下,而瓷器的烧成温度多在℃左右。商代兴起的原始瓷是从白色瓷土开始烧制的,它通体无釉,且装饰与青铜器上的纹饰大致相同,所以又被称为“白陶”,实际上这是商代最早形成的原始瓷的初型,之所以称它为原始瓷,就是因它所用的材质是瓷土,而非早期的“就地取土”。图片源于网络原始瓷胎料直接采用了南方地区广泛存在的瓷石且烧成温度多在℃左右,按照以上标准已经与陶器有了质的区别,进入了瓷的范畴。商代原始瓷青釉弦纹罐尺寸:高31.4cm对比成熟瓷器,原始瓷的“原始”之处就在于它的胎体仍不够致密,吸水率和显气孔率较大,胎釉结合程度较差,烧成温度在个体间的差异比较大,这些都表明当时的陶工在陶瓷制作工艺、烧成技术等方面还处于摸索阶段。图片源于网络
转载请注明:
http://www.aideyishus.com/lkcf/53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