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陶器

商周时期陶器概述

发布时间:2022/8/5 14:39:03   
北京看白癜风医院在哪 https://wapjbk.39.net/yiyuanfengcai/lx_bjzkbdfyy/

灰陶

商周时期灰陶主要有泥质灰陶和夹砂灰陶。食器、饮器、盛储器多为泥质灰陶。炊器和部分饮器,多为夹砂灰陶。灰陶器种类丰富,造型变化多样,装饰朴素,是普遍的生活用器。灰陶的种类涉及到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用途明确。主要有炊器、饮器、食器、盛储器等。

炊器主要有鼎、鬲、融、罐、甑等。饮器主要有肆、爵、瓠、蚕、杯、壶、尊、囱、解等。食器主要有豆、篡、三足盘、钵等。盛储器主要有盆、瓮、大口尊、缸、罐、雷等。周代禁酒,所以酒器明显减少,食器和盛器明显增多,至春秋时期酒器基本少见。东周时期由于印纹硬陶的兴起,日用灰陶的品种明显减少,商周灰陶器造型以圜底、圈足、袋状足、平底为主要特征。陶器的形态发展的规律是:鬲、新等炊器,随着灶的出现与发展,灶取代了鬲袋足的功能。鬲档和鬲足部分由高变低,足尖部分消失,呈肥胖的矮袋状足,档底增大了与灶的接触面,这样更便于炊火。食器、盛储器的口沿由卷沿逐渐向折沿发展,更加便于人们的端持。豆柄的喇叭形座由低变高,更适于人手的把持。

白陶

白陶是指器物的表面及胎质均呈白色的陶器。其原料与制造瓷器的瓷土和高岭土基本相同。白陶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已出现,发展到商代与原始青瓷共存。其烧成温度在°左右。白陶胎质坚硬、洁净美观,是陶器中的珍品,主要供于统治贵族阶级享用,死后用于随葬。

商代白陶主要以酒器为主,而且这些白陶器多出自大型墓葬及祭祀场所,可以判定白陶器主要是用于祭祀活动的礼器,很少有生活用器。商代白陶的的种类主要有:鬻、蚕、爵、曇、解、囱、壶等酒器以及豆、篡、盂、缽、罐等盛食器。例如:河南新乡出土的一件商代白陶象尊,白胎细腻坚致,造型精美,是宴享中十分珍贵的酒器。

商代晚期的白陶选料精细,胎质纯净洁白、坚硬细腻。制作也相当的规整和精致,制作工艺有手制和轮制。白陶器表多雕刻和模印有饕饗纹、夔纹、云雷纹和曲折纹等精美图案花纹装饰,多为凸雕。一些白陶器的形制和器表的纹饰是仿制同期的青铜礼器,制作极为精美。西周由于印纹硬陶器和原始瓷器的兴起,白陶器逐渐变少直至消失。

印纹硬陶

距今年左右的新石器时代晚期,印纹硬陶就已经在长江流域出现。因其烧成后胎体坚硬,叩击声音清脆,表面常饰以斜方格纹、云雷纹等几何纹样,所以被称为“印纹硬陶”。商周时期江南地区龙窑的发展促使窑温的提高,在高温的烧制条件下印纹硬陶得以迅速的发展。

商周印纹硬陶器多用泥条盘筑法成型。器鼻、器耳等附件先分别捏制,再贴粘在器体上。印纹硬陶的纹饰是利用陶拍,在器表拍打形成的。商代早期在偃师二里头文化晚期遗址出土了器表拍印着叶脉纹的硬陶片。商代中期的印纹硬陶胎色以紫褐色和黄褐色较多,灰褐色者较少。器形主要有陶瓮、陶尊、陶罐、陶釜、陶碗、陶杯、陶豆等。

西周印纹硬陶在长江流域迅速发展。常见的器形陶瓮、陶坛、陶甑等。其中瓮、坛腹部丰满,尺寸较大,有的高度接近1米。器表常拍印纹样繁密多样,一件器物上往往会施以二至三种不同的纹饰,主要有回纹、曲折纹、云雷纹、菱形纹、波浪纹、夔纹等。

春秋、战国时期吴越地区的印纹硬陶盛行,器形更为丰富,主要有罐、钵、瓮、坛、龈、盂等。拍印的纹饰上流行米字纹、方格纹、麻布纹、回纹等流行。经常在器物的肩部加饰一圈弦纹和水波纹,一些器物的肩部常堆贴的横“S”纹或旋涡纹。

商周时期精美的灰陶、印纹硬陶、白陶制作成型往往是经过拼合成型的。首先将陶器各部件做好,然后接合成型。如圈足、鼎足、器耳、器鼻、把手等附件分别制作再与器身相粘接上去。陶器上的装饰手法多种多样,主要运用拍印、刻划、附加堆贴或塑等手法对器表进行装饰,在加固胎体的同时,也起到美化器物的作用。

刻划的纹饰多施在陶器的腹部,刻划纹常见的有三角纹、人字纹、云雷纹、方格纹等。附加堆纹大多施在器形较大,胎体较厚的陶器的腹部、肩部,如在大口尊、大缸的肩部加饰一周附加堆纹,这类纹饰除了可以装饰陶器之外,也可以加固陶器。拍印纹是这一时期最具有特色的装饰方式,拍印的方法一般是在器物盘筑成型后,一手拿“抵手”抵住内壁,另一手用带有图案纹样的陶拍在器壁外拍打。拍打时借助慢轮来进行,边转动边拍打。这样外壁上会出现连续的各种花纹,内壁留下垫窝的痕迹。拍印的方式既可以加固胎体,同时也美化了陶器。

商周时期一般日用类的灰陶器表面常拍印有简单的绳纹。而在印纹硬陶、白陶上的拍印的纹饰则较为丰富,图案纹饰精美而繁复,常以带条状装饰在陶器的腹部、肩部、圈足等位置。常见的拍印纹饰有饕餐纹、夔龙纹、云雷纹、圆圈纹、方格纹、人字纹、篮纹、席纹、花瓣纹、曲折纹、连环纹、乳钉纹、火焰纹等。

商代中期的饕餐纹盛行,常用三组的饕餐纹构成一个带条,拍印的纹样极为精美,与同期的青铜纹饰相同,是相互借鉴的结果。商代白陶器表多饰有饕餐纹、夔纹、云雷纹、曲折纹等精美花纹装饰,技法有印花和刻花,多为凸雕,也是仿制同期的青铜礼器。

西周时期印纹硬陶上往往有两到三种图案同时复合拍印在一件器物上的情况。战国时期印纹硬陶上常把拍印纹、刻划纹、附加堆纹等装饰手法相互结合使用,一般会在器物的颈肩部刻划的水波纹、弦纹、篦点纹等,在腹部主体位置拍印方格纹、米字纹、麻布纹等几何花纹,在肩部上则贴饰S形、漩涡纹等附加堆纹。多种装饰手法的相互相合,使得陶器的器表形成凹凸的变化,艺术效果明显,即有韵律感又富有变化。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cf/885.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