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细陶器 >> 细陶器市场 >> 新石器时代瓷器的发展
新石器时代指石器时代的最后一个阶段,时间区段大约从一万多年前开始,结束时间从距今多年至多年。从时间上划分,先后以仰韶文化、大汶口文化和龙山文化为代表。
仰韶文化距今约年至年,持续时长达年左右,分布在黄河中游地区。
仰韶文化时期制陶业发达,多采用泥条盘筑法成型,用慢轮修整口沿,在器表装饰各种精美的纹饰。这时的陶器是以红陶为主,灰陶、黑陶次之。陶器种类有钵、盆、碗、细颈壶、小口尖底瓶、罐与粗陶瓮等。陶器表面几何形图案和动物形花纹形象逼真生动,人面形纹、鱼纹、鹿纹、蛙纹与鸟纹等把生活气息表现的淋漓尽致。
良渚化和龙山文化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和黄河中下游流域,这一时期,制陶开始采用快轮拉坯成型的工艺,就是用泥条盘塑成型,用花纹拍拍印出方格纹、米筛纹。汉代沿用了这种成型方法,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快轮拉坯成型已广泛应用。
新石器时期是陶器蓬勃发展的时期,也是瓷器发展“小荷才露尖尖角”的初始阶段,在此之后瓷器如璀璨明星般登上了历史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