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陶器

19世纪陶石器篇彩釉陶器

发布时间:2022/8/3 16:09:08   

这篇文章里,如是会接着之前的19世纪专题,着重开始讲19世纪的陶器石器以及瓷器。如果对19世纪装饰艺术比较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翻看如是之前写的相关文章。

19世纪是有一个变化节奏非常迅速的时代,各个国家都在经历变革。多数欧洲国家完成了由封建王权统治向民主立宪制的转变,国力也跌宕起伏。而这一切的幕后推手,有人说是文化知识的普及,也有人说是科技技术的进步。这些都不假,而艺术界也因此受到了很大的影响。

法国是19世纪变化最大的欧洲国家之一,这是拿破仑巅峰时期法国帝国的版图

民间艺术的回归

对陶/瓷/石等相关器具来说,19世纪科技的进步,使得原先缺点较多的陶器和石器纷纷退出历史舞台,瓷器在18世纪梅森之后,慢慢普及于欧洲各国。除了少数的厂商以外(一般都是位于当时的强国例如英国),如英国的wedgewood,worcester,大部分厂商都慢慢的被瓷器所淘汰。

英国wedgewood的石器可谓独树一帜,并未受到瓷器太大的冲击

19世纪,虽说陶石器难免逃脱衰亡的命运,可它们还是经历了多样化的风格复兴。最为出众的是复兴了17世纪晚期民间艺术风格的镀锌陶器,它们在法国、德国被称作‘Faience’(如是在后面音译为菲昂斯),在意大利和西班牙被称为‘maiolica’(后译为马纳利卡)。

菲昂斯

早期在鲁昂、纳韦尔使用的风格被复兴,最多见的装饰物为当地的花朵、动物群和穿着肥大、高领衣服的人像,釉色通常为奶白,取色惯用代尔夫特蓝、黄、红、灰绿,寓言故事为主题的图案也很受欢迎。

19世纪的民间风格的菲昂斯

描绘的是19世纪当地的花卉

描绘早期居民生活的场景

这款算是非常精美的菲昂斯了,富含东方元素,在菲昂斯上画出这样的细节难度可比瓷器高多了

它们的特点是,均被加入了锡氧化物,使外层釉看上去更白更透明。但是就算有了这些的保护,相比瓷器来说,菲昂斯都只能算是陶器,没有瓷器耐用,而且在上面做艺术创作的难度相对也更大。

而民间艺术的回归,则又离不开政治上的影响:各国均想成为欧洲的盟主,故纷纷宣传爱国主义,而本国民间艺术的回归正是一种爱国感的体现。

19世界普法战争时法国鼓励民众做的宣传资料,高大的胜利女神成为画面的主角

需要记住的是,尽管19世纪的艺术家尝试抄袭早期的风格,但是他们往往只能抄袭外表形状,却无法抄袭颜色。在19世纪,由于科技的进步,颜色变得更加鲜艳、浓厚,黄、绿、橙、蓝、紫等多种颜色均被运用,装饰图案则更是多样:从叶片、花朵、花吏卷、动物、鸟到乡村风格的家禽、村民等等。

过分装饰是19世纪的主题,通过自己的收集经历,慢慢也可以分辨出19世纪和早期艺术品色彩的差别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jg/853.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