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细陶器 >> 细陶器发展 >> 粉彩工艺传承人徐志军在瓷上画中国画的手艺
去年夏天,马未都的抖音直播间里出现了几件小巧精致的陶瓷茶碗。“这些小杯都是用粉彩画的,画到了一个极限,跟雍正时期的官窑没有什么区别。”马未都评价说。
这些小粉彩瓷杯都来自同一个窑口——江西景德镇的徐窑,这是一个专门传承制作传统御窑厂粉彩工艺的陶瓷品牌。徐窑创始人徐志军,今年刚满40岁,却已经钻研了24年粉彩工艺。
作为制瓷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在学习粉彩,制作粉彩,传承粉彩的同时,徐志军也在思考如何让更多人了解粉彩、感受粉彩的美。经过二十多年的探索,徐志军已经找到了自己的方向,那就是打造粉彩企业品牌,让粉彩技艺得到更科学的发展。而今,徐志军又得到了新的助力,他制作的粉彩作品通过短视频和直播,在抖音电商平台上大放异彩。
非遗传承人徐志军(受访者供图)
陶瓷就像身边的小花小草一样自然徐志军的老家——景德镇市湘湖镇盈田村,那里背山近水,风景秀丽。小时候,徐志军和村里的小伙伴最大的乐趣就是下河钓鱼、游泳,以及挖瓷片。“我家附近就有以前的老瓷窑,小土堆里埋着许多漂亮的瓷片。”徐志军告诉记者。
那时候的徐志军,可能还不了解那些土堆,以及整个村子的历史和文化,更不会想到盈田村附近的这些土堆今后会名扬天下。如今,盈田村古窑遗址的历史脉络已经十分清晰,14处窑业遗存中,创烧于五代时期,终烧于北宋,这里出土的五代青瓷、白瓷,还有北宋青白柚,都具有极高的考古价值和艺术价值。
幼时的徐志军不懂这些,他只觉得“瓷片就跟身边的鹅卵石,跟身边的小花小草一样平常、自然”,对徐志军来说,欣赏陶瓷就是生活中的一种习惯。从小生活在陶瓷世界中的徐志军,后来学习陶瓷技艺,也就成了自然而然的事。
年,刚满16岁的徐志军就进了当地的艺术瓷厂,跟随老师傅学艺。在景德镇,这是许多年轻人都会选择的出路。但是,陶瓷艺术五花八门,究竟是选择学习青花,还是选择粉彩,又或者是当代陶艺,徐志军面再次临着一个重要的选择。
“学习陶艺,半年就能出师,而且能有很好的经济收入;学习青花瓷,两年出师,学粉彩要4年。”徐志军说,粉彩陶瓷工序极其复杂,需要精工细作,且对手艺人的基本功要求更高,“就像练武功必须先扎马步。”与青花和当代陶艺相比,粉彩另一个特点是对绘画、填色要求也更高。“粉彩就像绘画艺术中的工笔重彩。”他用了一个形象的类比。
正在进行粉彩填色(受访者供图)
尽管学习时间更长,难度也更大,徐志军最终还是选择了粉彩。“因为我很喜欢色彩,觉得粉彩很艳丽,绘画也很细致。”确定了学习方向后,徐志军就一头扎进了粉彩艺术中,这一扎就是24年。
只做一门手艺,只画一种纹样“粉彩是明清御瓷的集大成者,诞生于康熙晚期,在雍正乾隆时期就达到了最巅峰的艺术高度。相传,雍正皇帝直接参与过粉彩的设计和烧制,所以粉彩风格精致、隽雅、贵气。”在一条发布在于抖音号
景德镇徐窑上的短视频中,徐志军详细介绍过粉彩工艺的由来。在另一条短视频中,徐志军以一只粉彩瓷碗为例,详细介绍了粉彩的“72道制瓷工艺”。从揉泥拉坯开始,到补水、荡釉,到勾线、洗染,再到点染、填彩,最后成瓷时,要经过四次烧制,才能制成一件粉彩瓷器。而这整个制瓷过程,全靠匠人手工完成。
浏览徐志军的抖音账号和店铺可以看到,展示的是清一色的粉彩陶瓷作品,其中又以桃纹样作品为主。这类作品的绘画生动自然,桃红填色细腻饱满,无不透露着工匠的深厚功力和技艺。
徐窑出品的瓷盘(受访者供图)
徐志军介绍,从分类上讲,自己的粉彩技艺属于雍正偏爱的风格,这一艺术风格已经传承了多年。“粉彩是雍正皇帝最喜欢的彩瓷,桃纹样又是粉彩中最具代表性的题材。它名气大、寓意好,但想把一件粉彩做好是不容易的,因为构图、绘画都很有讲究。”
“我当时学的就是雍正、乾隆时期盛行的粉彩,学这个门类,就意味着学习时间长、技术难度大、要求高。”徐志军说,粉彩构图要讲究层次分明、主题突出、繁而不乱;绘画要符合一定的要求和制式,不能随意挥洒;上色更是讲究,粉彩讲的不是粉色,而是一种粉润的感觉。这些都是粉彩必须遵循的工艺技法。
也是因为粉彩工艺要求高,在如今的景德镇,专注于做粉彩的窑口也屈指可数,“不会超过5家”。
但徐志军坚持了下来,经过多年的勤学苦练,他逐渐成为粉彩工艺的“大师”。年,徐志军获评陶瓷产品设计师一级(高级技师),而在更早的年,他就已被认定为景德镇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景德镇手工制瓷技艺——装饰工艺类”代表性传承人。
“我只做一门手艺,只会画一种纹样,但在传统陶瓷文化的启发下,不断学习粉彩的工艺美、文化美,对我自己来说这是很有意义的。”徐志军说。
给粉彩作品找一个记忆点实际上,在艺术瓷厂完成4年学徒生涯后,年,还不到20岁的徐志军就开始单干。不管学哪门手艺,最终都要到市场上接受检验。20年来,徐志军做过仿古复刻,也做过茶器,都没有离开过粉彩这个行当。
年,徐志军感觉到,随着市场的发展,不论是陶瓷行业还是自己的事业,都到了一个需要调整的节点。“大家都知道景德镇的陶瓷好,但不知道怎么买。因为没有办法分辨陶瓷的品质,也不了解手工陶瓷的定价体系,这个行业也没有一种品质标准和价格标准。”
因此,从那时起,徐志军定下决心打造属于自己的窑口品牌。
“我把景德镇的窑口品牌分为独立设计师窑口品牌、家庭作坊窑口品牌、合伙人窑口品牌,还有夫妻店窑口品牌,但我的目标是发展窑口企业品牌。”徐志军说,景德镇已经有许多喜欢陶瓷艺术的人,家庭作坊式的窑口品牌成千上万家,“多我一家不多,少我一家不少”,但没人愿意把窑口品牌往企业方向发展。“因为太难了,人员不稳定,品质没有标准,成本、价格、传播、销售都是难点。”
但徐志军还是坚持自己的目标。因为他觉得,只有把粉彩打造成企业品牌,才能更好地传承景德镇的陶瓷艺术和陶瓷文化。从企业运营角度来讲,也只有这样,才能吸引更多优秀的设计师,更多擅长企业管理、视觉传播的人才。“大家为了同一个目标,一起努力,景德镇陶瓷才能真正走出去。”
带着这个目标,年,徐志军和团队商量后,创办了“徐窑”品牌,后来又注册成立了景德镇徐窑陶瓷有限公司。“我们的作品得到越来越多的认可和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tp/85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