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陶器的坯料,主要是以粘土为原料,并且常常就地取材,采用当地的粘土。这些粘土的配方通常由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粘土组成,它们的铁、钛氧化物含量较高,有的甚至可以达到9%。为了控制干燥时的收缩,我们常常加入一些瘠性料,如磨细的粘土熟料、细颗粒的石英砂等。由于粘土原料的颗粒细腻,并且本身含有一定量的熔剂性氧化物,如K2O、Na2O以及FeO等,所以我们在配料时一般不需要添加额外的熔剂原料。但有时为了降低烧成温度,促使坯体更加致密,我们也会适量加入一些长石。
普陶的釉料成熟温度较高,并且还含有其他的熔剂氧化物。在使用前,这些釉料通常会经过淘洗处理。施于普通陶器的缸、罐、体等坯体上,烧后呈棕色或灰黑色。有时为了降低熔融温度,我们也会引入适量的长石或石灰石。
普陶的成形多采用可塑法,如手工拍打或旋压。坯料制备工艺相对简单,一般是将各种粘土和碎陶粉配料后直接用练泥机混合练制,然后进行陈腐即可使用。成形时加工出毛坯后,需要经过整形、表面涂浆、表面修光等工序,使坯件外形规整,再送至干燥及施釉。烧成都采用氧化气氛,烧成温度较低,大约在~℃之间。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普通陶器的形式和功能也在不断演变和创新。未来,普通陶器将在材料、工艺、设计等方面不断突破和创新,以满足人们日益多样化的需求和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