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陶器

云览商洛文物今天一起了解一下唐代三彩陶

发布时间:2025/6/2 12:58:16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崔永玲 https://baike.baidu.com/item/崔永玲/1657491

“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这是唐代文学家陆龟蒙所著《秘色越器》中歌咏陶瓷器的千古名句。诗人以生花之笔、妙丽之词,向我们描绘了唐代越窑青瓷的如冰似玉,展现了当时陶瓷工艺的巧夺天工。

同科学、文艺、宗教繁荣昌盛相一致,唐代陶瓷工艺已趋成熟,陶瓷器品种与造型新颖别致、绚丽多样。而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闻名中外、流光溢彩的大唐奇葩——唐三彩。唐三彩虽流行时间不足百年,相对其他陶瓷器而言,可谓昙花一现,但它却在陶瓷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那么,唐三彩为何如此引人注目?这其中又隐藏着什么秘密呢?今天,就让我们跟随商洛市博物馆陈列的一件唐代三彩陶罐,去探寻源自大唐的多彩传奇吧!

时间回溯到年5月。当时,在西安-合肥高速公路商洛段建设工程中,经考古钻探,于商州沙河子镇党塬村南侧的高速公路路基中发现唐代墓葬28座,其中“船形墓”最具特色。这批船形墓面积不大,一般仅能容纳一人,墓中随葬品除墓主人随身所系铜扣件外,每墓仅有1-2件随葬器物。考古专家根据墓葬情况判断,墓主人为平民,而这件三彩陶罐,正是该墓葬群中的随葬器物。

相比三彩马、三彩骆驼、三彩人物等造型精致华丽、生动传神的唐三彩,这件三彩陶罐外形更趋质朴粗犷。它敞口,鼓腹,造型丰满、圆浑,色调自然协调,色釉浓淡变化,相互浸润,极具古典美。考古专家根据器型、出土信息等判断该陶罐为唐代三彩陶罐。

唐代的三彩陶器,在同一器物上,一般黄、绿、白或黄、绿、蓝、赭、黑等釉色同时交错使用。因主要以黄、绿、白为基本釉色,且最早出现并流行于唐朝时期,故称唐三彩。这里的“三彩”是多彩的意思,并不专指三种颜色。作为一种低温釉陶器,其制成要经过一系列复杂的工艺程序:选用上等粘土作胎料,制成陶坯后入窑两次焙烧,其间用含铅的氧化物作助熔剂,呈色剂则是含铜、铁、钴等元素的金属氧化物。由于铅的流动性强,烧制时向下流淌,因此每种釉色都呈由淡到浓的层次,釉色之间相互浸润、融合、遮盖。结合堆贴、刻画等装饰图案,最终形成斑斓绚丽、如梦似幻的美妙效果。

从商州地区唐代平民墓葬中出土的这件三彩陶罐中,我们品读到了唐朝商州地区的文化灿烂、人文荟萃。唐时撤销隋朝所设上洛郡,复设商州,归山南道。后改商州为上洛郡。而作为中央政权通往东南的大通衢,商洛也是官员贬谪升迁、学子赶考的交通要道。李白、白居易、韩愈、李商隐、温庭筠等唐代著名诗人均在商洛留下了脍炙人口的不朽诗篇。这里有李白“一行佐明圣,倏起生羽翼。功成身不居,舒卷在胸臆”的对四皓“扶刘安汉”、功成身退做法的颂扬,更有李商隐“六百商於路,崎岖古共闻”“更谁开捷径,速拟上青云”的仕途坎坷艰难,希冀捷径速登青云的愤懑。穿越千年的大唐之声,深深昭示着这块土地曾经的百卉千葩,厚厚积淀着诗路商洛以往的绝代风华。可以说,这件三彩陶罐是唐时文化商洛的最生动写照。

除此之外,作为一种明器,这件陶罐的出土,对于研究唐朝商州地区的丧葬风俗和民俗文化极具价值。并且,唐以前人们崇尚素色主义,唐之后,包容各种文化,形成灿烂多彩的文化特点。这件三彩陶罐的出土,对探秘盛唐开放包容,不拘一格的文化基因价值宝贵。

唐三彩的雍容华贵、绚烂多彩犹如大唐之盛世。我们通过这件小小的三彩陶罐,便可窥视到盛唐的社会风貌,体味到商洛的人文丰厚,真可谓盛世大唐绽华彩、商山洛水孕灵秀!

(LJ)

作者/来源:二三里资讯商洛声明:版权归原创所有,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tp/8868.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