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陶器

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考古视角中的日本历史时

发布时间:2022/8/29 14:53:48   
到哪里治疗白癜风好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95549669741509173&wfr=spider&for=pc

日本博物馆展板的日文直译中,有些语言习惯和语言逻辑不太符合汉语的表达形式,在内容中我进行了一些没有影响原文含义的调整。

1、旧石器时代:约公元前年~公元前年。

日本列岛大约在公元前4万年有人类开始居住,此后,一直到有人类制作粗陶器的一万三千年前被称为“旧石器时代”。这段时期是猛犸、诺氏古棱齿象和大角鹿等大型哺乳动物繁衍生息的寒冷冰河期,这时日本列岛还与大陆相连,人们利用石器、骨角器进行采集、狩猎,过着逐猎物作物而居的生活。

通常来说,旧石器时代的石器只指打制石器,而磨制石器是新石器时代才开始出现,但日本列岛旧石器时代的部分有刃石器已经是磨制的了。自北海道至九州岛遍布火山,黑曜石多见,所以这片区域的旧石器时代考古多见黑曜石工具。在火山分布较少的东北地区多用硅质页岩,而近畿和濑户内部地区则多用赞岐状岩(日本特产的一种黑色玻璃质火山岩)。

2、绳文时代:公元前年~公元前5世纪。

距今约年,冰河时期结束,海平面上升,日本列岛形成。随着自然环境的变化和人类生产生活的工具、技能逐步完善,人们学会了使用弓箭狩猎,也逐步掌握了使用黏土制作粗陶器的技艺,此时人们的生活方式也渐渐转换为定居。其他地区新石器时代人类多以农耕和畜牧为生,但日本列岛居民仍以采集、渔猎为主要生活来源。

这段时期日本居民以黏土制坯烧制粗陶器,陶器上用绳结做印纹,故而被称为绳文陶器,这个时代也由此而被命名。人民用陶土烧制烹煮器具,使得日常可以食用熟食,生存质量和饮食方式有了较大程度的改善,产生了一定的阶级和信仰,绳文陶器在礼仪和葬祭中也起到了重要作用。

上图岩偶绳文时代青森县南部町小向出土

3、弥生时代:公元前5世纪~公元3世纪。

这段时期日本列岛开始与大陆交流,农耕稻作逐渐产生并成熟。大约距今年前,中国和朝鲜半岛的稻作方式逐渐传到九州岛,随之而来的还有青铜器、铁器的冶炼铸造方式及一批成品。这些生产方式逐渐传播到四国、本州,人们在有灌溉设备的水田周边定居,迎来了农耕生活为主的弥生时代。而在未能开始水田稻作的北海道地区则称为续绳文文化;西南诸岛被称为后贝冢时代文化,开始了独自文化发展过程。

弥生时代的陶器与绳文时代的陶器虽然同为粗陶,但差别较大。弥生时代中期,快轮拉坯的制陶方式已经开始运用,所制作陶器色泽明亮,胎质轻薄坚硬。伴随着农耕文明发展,产生了炊煮用坛、储藏用罐、放置食物的高座食案等按照使用类别来形制的陶器。

此时的许多陶器与中国大陆陶器非常相似,如埋葬儿童的瓮棺,与中国陕西省西安市半坡遗址仰韶文化儿童瓮棺形制近乎相同。

上图儿童瓮棺弥生时代(中期)佐贺县出土儿童瓮棺

上图中国陕西省西安市半坡遗址博物馆

在九州发现的弥生时代早期铜矛、铜戈、铜剑是从朝鲜半岛传来的实用器,不久后日本也开始制作青铜兵器并逐渐本土化,产生了专用于祭si的大型扁平道具。

细形铜戈弥生时代(中期)佐贺县鸟栖市柚比町出土

铜铎几乎都发掘于近畿地区,推测其起源于中国的铜铃及朝鲜半岛的小铜铎,不过其出现之初就比铜铃和小铜铎大得多且表面装饰有纹样的日本样式。后世的铎逐渐越来越大,其功能也从奏乐被演变为祭器,用来祈祷丰收和村落繁荣。

袈裟纹铜铎弥生时代后期大岩山遗迹滋贺县野洲市出土

日本天理参考馆藏

续绳文时代

因气候寒冷,北海道地区不适于进行稻作农业生产。在九州、本州、四国等地区陆续进入了弥生时代时仍持续着采集、渔猎为主的生产方式,被称为续绳文时代。目前所发现的遗址多集中在海岸和河川流域,在遗址考古中发现了大量的海兽骨骸、牙齿以及少量的荞麦作物。

续绳文时代的陶器继承了绳文时代的丰富装饰风格,出土文物中包含佐渡岛出产碧玉雕琢的玉管和南海出产的海贝制品和铁制品,推测其与本州的弥生文化及经由萨哈林的大陆文化有交流。

4、古坟时代:公元3世纪~7世纪。

弥生时代末期(3世纪前期),从关东到九州各地区出现了造型独特的大规模坟丘墓葬,村落变成国家,并出现了将其统合的势力。西晋陈寿著《三国志·魏书·倭人传》中有邪马台国女王卑弥呼派遣使臣前往魏国的记载。

三世纪后期,以奈良盆地为中心的畿内区域出现了不同于坟丘墓规模和形制的前方后圆形墓葬,随葬有显示墓主人身份地位的三角缘神兽镜等器物,显示出成熟的政治社会及大和王权诞生,此后遗址到公元7世纪被称为古坟时代。

古坟时代的陶器称为土师器,此时全国陶器风格趋于统一,且墓葬中出现了中国制造的神兽镜。此时期,中国处于魏蜀吴至西晋的过渡时期,而朝鲜半岛则处于三韩时期(马韩、辰韩、弁韩)。

进入四世纪,日本列岛逐渐开始盛行制作铜镜,纹饰一部分仿制中国铜镜,一部分则体现本土审美风格。倭王为了体现政治、祭si上的权利而开始制作宝器。锹形石等宝器和竖穴式石室的古坟以畿内地区为中心,分布于东海及中部地区西侧,由此推论宝器是各地豪族与倭王权政治纽带关系的证明,是为显示威信而共享的。

此时期中国西晋灭亡,中原大部地区陷入五胡十六国割据的战乱时期。

鼍(鳄鱼)龙镜古坟时代山口县柳井市柳井茶臼山古坟出土

四世纪末,以大阪平原与奈良盆地为中心,各地相继出现了大型前方后圆坟墓,坟丘上竖立以家形埴轮、器材埴轮为中心的各种形态埴轮,通过此种葬祭方式体现王权,同时陪葬有铁质兵器盔甲的中小型古坟也不断增加,体现出地方豪族与王权的结交逐渐趋向于军事方面,并影响到中小豪族阶层。

此时中国南部刘宋兴起,北方是北魏时期。据历史记载,“倭五王”多次向南朝朝贡,以求日本列岛和朝鲜半岛在军事上获得封号。

五世纪末,从朝鲜半传来的马具、铠甲、金属装饰品的铸造审美逐渐日本本土化,把朝鲜半岛惯用的金银改换为金铜板。六世纪中期,装饰大刀等独特的金属制品发展成熟。

从九州到东北地区,能够容纳家族合葬的横穴式石室迅速普及,规模较小的古坟聚集成的集群坟增加,使用须惠器等器物的葬祭形式得以完善,坟丘上出现了以人物和动物为主题的埴轮形象。

六世纪末,前方后圆形状的墓葬逐渐消失,当权者开始营造大型圆形、方形坟丘,七世纪中期产生了八角形坟丘。与此同时,畿内的飞鸟、河内地域出现了横口式石椁坟(内室极为小型化,前室和墓道极为退化),显示出传统葬祭习俗出现了极大变化,这些被称为末期古坟。

六世纪中期由百济传入的佛教以豪族为中心广泛传播,奈良飞鸟地区营建了飞鸟寺(法兴寺)、法隆寺等寺院。

此时期中国正值隋及唐初时期,日本通过遣隋使、遣唐使大量吸收大陆先进文化。

5、飞鸟·奈良时代:公元6世纪~8世纪。

年(大宝元年),仿照唐朝律令制定大宝律令,建立以天皇为最高统治者的律令国家。年(和铜3年),在奈良盆地营建平城京,此后以奈良为国都的七十余年称为奈良时代。此时期内,国都、诸侯国国府、官营寺庙、官道的修建纷纷兴起。派遣到隋、唐的使节、学生、僧人带回了现今的制度、思想、宗教、技术、器物等,为政治和文化的革新做出了重要贡献。

阿倍仲麻吕(年—年),又名晁衡,字巨卿。日本奈良时代的遣唐留学生之一,开元五年(年)入唐,因“慕中国之风”长留大唐,入太学,后参加科举考试,高中进士。任唐左散骑常侍安南都护,是中日文化交流杰出的使者。在唐期间与李白、王维等交情深厚,在唐54年后返回日本,返程途中遭遇风浪,误传其遇难,李白为其做《哭晁卿衡》,传至日本后阿倍仲麻吕深为所动,答作一诗。

中国西安兴庆宫遗址和日本奈良春日大社各有一座阿倍仲麻吕纪念碑。

上图为日本奈良春日大社阿倍仲麻吕纪念碑

佛教的传入对日本列岛影响尤为广泛,其中之一就是以天皇及权贵为中心推广火葬,墓葬仿照唐式样设有随葬品、墓志等。

6、平安时代:公元8世纪~12世纪

奈良时代末期至平安时代,各地出现了一些在山林间修行的僧侣,“神是佛的化身”、“神佛本为同一”的思想深深影响着当时的修行者,修行者们登山寻找圣地祭si神灵,这种被称之为“山岳信仰”。奈良县大峰山山鼎遗址和栃木县日光男体山山顶遗址出土了修行之际供奉的各种物品,均体现了山岳信仰风俗特点。

信仰方面,由于此段时期自然灾害频发、社会动荡,末法思想逐渐流行,贵族中开始信仰未来佛弥勒,同时通过埋纳抄写的经典祈愿今生与来世获得安宁。(这一点和中国南北朝时期佛教盛行的原因非常相似)

7、镰仓·室町时代:公元12世纪~16世纪

镰仓时代以来,权利由公家转至武家,社会与文化也趋向于反映武家的生活和喜好,各地以城郭为中心形成城市化空间。

镰仓时期,信佛教兴起,其原因就是禅宗为武家所接纳。通过禅宗而流行的饮茶称为武家社交场合的重要内容,以茶具为代表的的道具类成为显示武家威信之物而流行,特别是被称为“唐物”的中国产陶瓷器备受喜爱,濑户(爱知县)等地的窑厂大规模仿制中国陶瓷器。这些陶瓷器除了日常生活所用外,也用作葬祭的骨藏器使用。

为给故人祈祷冥福,镰仓时代中期至室町时代,自北海道至鹿儿岛区域内广泛流行制作板碑,以关东地区最为集中,而关东的板碑中以“武藏型板碑”为多。

上图为武藏式碑板

8、安土桃山·江户时代:公元16世纪~19世纪。

公元年(庆长8年),德川家康成为征夷大将军并在江户建立幕府,江户成为政治和文化中心。江户以江户城(将军办公及居所位置)为中心,其中大名(城池领主)的旗本、御家人(领主家臣职位)及其他武家的宅邸约占城中七成面积,其他建筑由寺庙、神社、町民居住的町屋、驿站等构成。因木造房屋过于密集,每每遭受火灾牵连甚广,灾后重建规划也有了防范火灾的意识。

城市居民逐渐增多,填海造陆的政策也开始实施,江户逐渐发展成为大规模都市。

近年来,通过对东京都的发掘调查,逐渐认识了“江户”的原貌,特别是大名宅邸遗址的大规模发掘调查判明了建筑的构造及形制,并从多种多样的出土文物中了解到当时大名家的豪华生活。此外,考古发现多种类型钱币,体现出当地商贸物流交易活动繁盛,由此可窥见当时人经济生活的情形。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yy/1128.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