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细陶器 >> 细陶器介绍 >> 收藏古陶瓷入门,这章还是说陶
上章说了陶和瓷的区别,我们再用一章的篇幅,把陶给交代完整了吧。
陶器对于陶泥的要求不高,基本上是烧制的地方有什么泥就用什么泥,所以古代陶器,根据不同的地域有红陶,灰陶,黑陶,白陶等。
大汶口文化彩陶网纹钵形鼎早年的陶器没有釉,烧成温度也不高,胎不能完全烧结,所以它的胎疏松,吸水率高,会渗水。这些都是陶器相比于瓷器的缺点,所以当瓷器出现以后,陶器就失去了用武之地。
但陶器最终不会完全退出舞台,也恰恰是这些瓷器所不具备的缺点,在某些方面却是优点,比如种花用的陶花盆,就是利用了陶器透气渗水的特点,有利于植物的生长。
在陶瓷史上,绝大部分的舞台都是瓷器的舞台,陶器已经被边缘化到了角落了,但是在特定的年代,陶器也曾经发出过最强音,不比同时期的瓷器逊色。
比如春秋战国时期的印纹硬陶。印纹是说它上面印有一些纹饰;硬是指它凑巧使用了瓷土,而烧窑的温度已经发展到能烧到-℃,烧成的胎很硬,已经与原始青瓷相当了。事实上考古发现原始青瓷和印纹硬陶确实是放在同一窑里烧的,只是原始瓷上了釉,印纹硬陶没上釉而已。
春秋几何印纹硬陶罐再比如唐代的唐三彩,唐代盛行厚葬,殡葬行业发达,人们总是想尽办法让逝去的亲人多带一些物质,生活器皿就是其中必不可少的用具,唐三彩就诞生了。因为是冥器,没有必要烧太高的温度,意思到了就行,所以唐三彩是陶器,不是瓷器,而且都是冥器,没有一件是生活实用器。唐三彩在民国时期由于建造铁路被偶尔发现之后,迅速震惊中外,引发高度热情的收藏和研究。使唐三彩一举奠定在中国陶瓷史上的重要地位
唐代三彩载乐佣骆驼紫砂壶自明代诞生以来成为泡茶神器并流行至今而热情不减,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宋元以来的喝茶方式,作为陶器,紫砂壶在陶瓷史上无疑是独树一帜的。#老紫砂壶#
清代六方竹节紫砂壶这就是陶器在几千年的陶瓷发展史中的地位,虽是配角却不可或缺,和瓷器一起构成了中华文明灿烂的陶瓷文化。#中国陶瓷#
下一章开始说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