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细陶器 >> 细陶器介绍 >> 19年前,伏里大汶口遗址都发现了什么
年冬天,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考古队,进驻伏里村,开始对村北遗址抢救性发掘。
由于公路工程工期紧张,这次发掘工作一直持续到春节将近才停了下来,一般说来,这一段发掘称”一期工程”。
通过钻探,查得伏里村的这个遗址区东西长米、南北长米,约3万余平方。遗址生土层距地表1.3-1.7米。
一期发的地方葬居多,像是中心墓葬区。大小墓分布密集,叠压打破关系也比较复杂。从随葬品的多少和墓规格大小能看出当时已经出现了贫富差距、等级区别。墓葬皆为长方形土坑竖穴,多数发现二层台,头东脚西,方向在70-℃之间,随葬器多在头部、脚部和腰间,大部分在二层台上,部分墓已使用木椁或木棺,结构有圆木“井”字长方形棺木灰痕迹。
埋葬制度为单人葬为主,合葬很少,仅见一例。葬式以仰身直肢葬为主,侧身、俯身和屈肢葬为数极少,有随葬猪下颌的情形,手握獐牙的情况则不见。儿童墓则为陶棺葬,葬具组合不一,一般为鼎、罐等大陶片覆盖。
陶器:有鼎、袋足、豆、盉、尊、杯、纺轮等,有红陶、灰陶、黑陶、红灰夹砂陶、白陶。在一期发掘的后期,还发现了甑的残片。
出土陶器石器有:石铖、石斧、石铲等。这些石器绝大部分精工细磨,钺与斧腰有穿孔,石质与北方距此40华里山亭产的大理石相似。
出土石钺骨器:有骨镞、骨针。角器有鹿角。玉器:有璜、笄、坠饰。
骨针水井:一期工程后期发现。直径0.98米,深2.4米。据考古专家们讲,目前发掘的同时期文化遗址,还没有发现水井,这口井的发现,东夷部族饮用井水的历史将要改写。
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鲁中南考古队队长何德亮说:“建新遗址发现的水井,填补了大汶口文化发掘资料的这项空白。”
另外,半地下房址,屈肢葬,祭奠房屋开工埋下的大肥猪等,都是这个遗址中比较有特色的。
仰身曲肢葬式特别是墓葬中出土了一件精制的灰陶鼎,器身竟与地面流传至今的伏里陶鼎器型一致,这令甘致有狂喜不已。从80年代初期至此的十多年里,甘致有为了寻找土陶的历史,不知道跑了多少博物馆和考古工地,真是得来全不费工夫。
根据掌握的发掘资料,甘致有写了一篇建新古遗址的发掘报道,发表在年3月的《中国文化报》上,引起了专家们极大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yy/45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