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陶器

扬州高邮市周邶墩遗址

发布时间:2023/6/23 18:35:32   

周邶墩遗址位于江苏扬州高邮市卸甲镇周邶墩村,文化内涵属于江淮东部地区龙虬庄文化范畴,距今大约年的聚落遗址。遗址面积约平方米,实际发掘平方米,清理灰坑20个,出土陶器、石器、骨角器余件,其中有生产工具、生活用品和原始艺术品。

周邶墩遗址自下而上有三个文化层:

第一期文化层遗迹为灰坑,出土的遗物主要为陶器,有少量的石器、骨器和角器。陶器分为夹砂和泥质两类,以灰黑陶、黑陶为主,泥质陶陶质细腻,黑陶表面多磨光;制法以磨制为主;纹饰以绳纹为主,其次为弦纹,还有少量的蓝纹、方格纹和梯格纹等,此外还有附加堆纹、捺窝纹、刻划纹和镂空等;器类主要有鼎、甗、甑、瓮、罐、鬶、盒、盘、豆、杯、碗、钵、器盖和纺轮等。

周邶墩遗址出土的一期文化陶盒

周邶墩遗址出土的一期文化小口罐形鼎

石器有穿孔斧、锛、凿、镞等;骨器有骨镞、骨笄等。

第二期文化层遗迹为灰坑,出土的遗物主要为陶器,有少量的石器。

陶器分为夹砂和泥质两类,夹砂陶较粗糙;泥质灰陶、褐陶较细腻,器表多经磨光。纹饰以弦纹、凸棱纹、附加堆纹为主,附加堆纹上常有刻划纹或捺窝,此外还有少量的绳纹、蓝纹、方格纹、水波纹、云雷纹、镂空和刻划纹等。器类主要有鼎、鬲、甗、罐、盆、尊、豆、碗、器盖和纺轮和网坠等。

周邶墩遗址出土的二期文化三足钵

周邶墩遗址出土的二期文化陶鬲

周邶墩遗址出土的二期文化陶尊

石器有斧、锛、刀、凿、镞、坠等,斧分为带穿孔和无孔两种。

第三期文化层遗迹为灰坑,出土的遗物较少,主要为陶器。就陶系而言,有夹砂红陶、泥质红陶、灰陶、黑皮陶和硬陶。纹饰主要为印纹,常见纹饰有云雷纹、方格纹、回纹、水波纹也有刻划纹。器类主要有鬲、甗、罐、豆、盆、钵。

以上资料来自于《江苏高邮周邶墩遗址发掘报告》,报告认为以上周邶墩三期文化为互不相连的三期文化,其来源与性质都不相同。第一期文化面貌与兴化南荡遗址的文化面貌基本一致,文化性质也相同,与之相同的文化遗存也发现于高邮龙虬庄遗址、唐王墩遗址等。该期文化内涵属于龙虬庄文化;第二期文化内涵与鲁中南地区尹家城类型的岳石文化相类似;第三期文化特征与宁镇地面西周至春秋时期的青铜文化遗存相一致。

周邶墩遗址的发掘,对于了解江淮地区古文化面貌提供了一批丰富的资料,特别是新石器时代的早、中、晚期互相叠压的3种来源于不同地域和不同性质的文化遗存,对研究古代人类迁徙、文化传播、南北交流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来源:芝麻开花的文化之旅

声明:版权归原创所有,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yy/4837.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