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细陶器 >> 细陶器介绍 >> 汉代铅釉陶深层次解读
汉代铅釉陶,造型丰富,内涵深刻,是我国不可多得的艺术瑰宝。紫色百合香为您深层次解读汉代铅釉陶,使您了解最为全面的收藏知识。
一、汉代铅釉陶-基本简介
汉代铅釉陶最早始见于西汉末年,当时的工匠制作铅釉陶的目的其实很简单,就是作为殉葬之用,因为如果是把青铜器作为殉葬品,那么肯定价值不菲,而用铅釉陶替代又能很好地符合丧葬仪式上的需求。
当时的铅釉陶制作并不精致,直到东汉时期,这种崭新的艺术形式才逐渐大力发展起来。
二、汉代铅釉陶-基本造型
早期的汉代铅釉陶多以仿制各种青铜器为主,如青铜鼎、青铜钟、青铜炉、青铜奁等。
此外,还出现了各种铅釉陶塑,如各种家畜鸟兽、亭台楼阁、家畜圈舍、灶、井、仓等。
几乎日常生活中所见到的一切事物应有尽有,尤其是各种栩栩如生的动物陶塑,更是令人连连称赞,艺术价值颇高。
除了以上提及的基本造型之外,汉代铅釉陶器还出现了博山式山形器盖等一些特殊的造型。
博山式虽然始见于东周时期,但是以陶为器最为盛行的时代莫过于东汉时期。当时的汉代古人十分迷信,人们希望能有长生不老药的存在,而且通过《山海经》中的描述,人们把这种山形器盖之类的作品便称之为“博山式”。
三、汉代铅釉陶-色泽特点
汉代铅釉的色泽主要是以铜发色和铁发色,其中用铜发色的汉代铅釉色泽主要是深绿色、绿色、草绿色三种,而用铁发色的汉代铅釉主要有土黄、浅棕、深褐色等色调。
以铜发色占据了汉代铅釉陶的主流,而以铁发色的实际很少。
四、汉代铅釉陶-银斑现象
汉代铅釉陶上铜绿的部分,或多或少在表面会有一些白色沉积物,而这些白色沉淀物的光泽犹如贝壳一般,通常情况下,这种现象又被称之为“银斑”。
五、汉代铅釉陶-精品赏析
1.东汉绿釉陶鸭
汉代铅釉陶作为随葬明器,比较多见一些动物类型的作品。这件东汉时期的绿釉陶鸭,器物高为21.7厘米、长为26厘米,通体施以绿釉,造型真实自然,鸭子的神态也十分生动。
2.东汉绿釉陶狗
这件东汉时期的绿釉陶狗,高为29.7cm,长为27cm,宽为16cm,通体施绿釉,造型突出,尤其是陶狗的头部较身体大很多,怒视前方,耳部耸立,犬齿外露,展现其凶猛的特征。虽然四肢短小,但是看起来雄健有力。
陶狗釉色富有光泽,仔细观察发现,陶狗的颈部还有项圈,而且有环可以栓绳,这样细致入微的造型并不多见。
3.东汉褐绿釉陶刻花莲瓣纹奁
此奁造型独特,奁的两侧有衔环兽首纹刻,中间有精美的刻花莲瓣纹,足部是三只憨态可掬的小熊,颇有设计感。
此外,褐釉和绿釉相结合的方式也是别出心裁,图案纹饰色彩分明,十分有创意感。
我是紫色百合香,请您点击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yy/50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