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陶器

安康远古陶器的出现与烧制城金融媒

发布时间:2024/1/24 13:48:05   
怎样控制白癜风 http://news.39.net/bjzkhbzy/170822/5643269.html
安康地区陶器最早出现在年前的前仰韶李家村文化时期,自石泉马岭坝至句阳构元长约公里的范围内,皆有李家村文化陶器出土。汉阴阮家坝遗址考古发掘出土的灰褐色陶三足器,直口、尖底,底部按接乳钉形三足,通高0.15~0.43米不等;另有泥质内黑外红陶圈足碗,口径0.15~0.27米不等,饰以整齐的线纹。还有平底钵,口径0.15米,亦饰以整齐的线纹,既是日常生活用品,又是极好的艺术品。截止目前,虽只发现这几种陶器器形,但是作为这一时期文明进程的标志,它出现,就显示出极高的工艺水平。从安康出土的李家村文化陶器来看,器壁薄如蛋壳而坚硬,厚度仅3毫米左右。器壁内漆黑有光,器壁外则一片赭红,加加以饰上整齐的线纹,其制工艺水平已达到相当成熟的阶段。到了距今年左右的仰韶文化半坡类型时期,陶器已成为安康各县新石器遗址中最常见的遗物物,其品种有、盆、、甑、釜、杯、、釜形鼎、尖底瓶、锉、刀、纺轮、网坠等等。而且出现了雕塑,如精美的鸟形器盖、蛇形饰品、陶陶塑人面像及彩陶如变形鱼纹、弧线圆点纹、几何纹,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和研究价值。陶器的发明,在制造技术上是一个重大的突破。它既能改变物体的性质,又能比较容易地塑造便于使用的物体形状;既具有新的技术意义,又具有新的经济意义。它使人们处理食物的方法除烧烤外,增添了煮蒸的方法;陶制储存器可以使谷物水和液态食物便于存放;陶制纺轮、陶刀、陶锉、网坠之类的工具则在生产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因此,它一出现很快就成为人们生活和生产的必需品,特别是对开始定居下来从事农牧业生产的人们更是须臾不可离的。“舜耕历山,历山之人皆让畔渔雷泽,雷泽之人皆让居;陶河滨,河滨之器皆不苦”。这则流传于安康的古老传说,就是把制作陶器和农耕、渔猎联系在一起的,是以安康市江北中渡台遗址矗立有“虞帝陶渔河滨处”石碑一通,用来纪念远古时制陶的发明与使用。陶器的出现,是由于在竹制或木制的容器上涂上粘土,使之能够耐火而渐渐发明的。经过一段时间,人们发现成型的粘土不要内部容器也可以烧制成陶器,其烧制技术则经历了很长的发展过程。制造陶器的陶土,最初并不加陶洗,所以含杂质较多。后来人们学会了陶洗,就出现了“泥质陶”、“细泥陶”,甚至还选用高岭土烧成了灰白色陶,安康李家村文化遗址出土的灰白色陶三足器,就是用高岭土烧制出来的。制造炊器如罐、釜、鼎形釜时,为了使它受热时不易裂开,还特意掺进一定数量的砂粒而成夹砂陶。图片来源于网络与本文无关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yy/6352.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