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陶器

欧洲古代史研读意大利地区早期的建筑及雕塑

发布时间:2024/10/20 13:30:57   

建筑的基本原理是各个民族原始的共同财富。在古希腊和意大利,修建住宅都是建筑艺术的第一项尝试。住房由木材搭建,屋顶尖尖的,上面铺有稻草和木瓦,构成一个四方形的居住室。屋顶上留有一个缺口,供室内排烟和采光。这个缺口的位置对应着地面上的一个凹坑,用于储存雨水。

在房屋的天井下面,人们在这里做饭吃饭,祭祀家神,摆放婚床和灵柩,男主人在这接待宾客,妻子坐在下边纺织,身旁围着一群待嫁的少女。房屋没有门廊,除非我们将房门连通外面街道的这段开放的空间称为门廊,但它早已有了自己的名字——前庭,也称更衣室,因为古罗马人习惯穿着短袍在屋内走动,只有外出时才会裹上托加袍。而且屋内没有进行隔离,只在住宅周围设有寝室和储藏室,更不用说架设楼梯和另设楼层了。

最早古希腊带来的影响:我们几乎难以断定,这样的住宅是在何种程度上成为了意大利的一种民族建筑,因为在这方面,即使是在最早时期,古希腊所带来的影响依然十分强大;即使意大利人可能先于古希腊人作出尝试,却仍然败给了他们。我们了解到,意大利最古老的建筑与奥古斯都时期的建筑都在同样程度上受到古希腊建筑的影响。克瑞和阿尔西两地的原始坟墓,以及近期在普莱内斯特发现的最古老的那个坟墓,就酷似奥尔霍迈诺斯和迈锡尼的坟墓,顶部都由一层层石板叠加堆砌而成,最上边用一块大石头封口。

在图斯卡仑城墙边,有一座非常古老的建筑,其屋顶也是这样建成的。卡皮托尔山脚下的水井房起初也是这样设计的,直到后来人们为了给别的建筑腾出空间而将房顶拆毁。阿尔皮努姆(Arpinum,今阿尔皮诺)和迈锡尼两地城门建造的方法相同,整体风格相似。阿尔巴湖(theAlbanlake)与科帕伊得湖的排水渠也极为相似。我们所说的巨石堆积式环形城墙在意大利十分常见,尤其在埃特鲁斯坎、翁布里亚、拉丁姆以及萨宾等地区。虽然保留下来的城墙中有多半是后期建成的,甚至有几座可以确定建于古罗马建城的第七个世纪,但从设计上来看,这种环形城墙显然算得上是意大利最古老的建筑。

与古希腊的城墙类似,意大利的城墙有时会先用未经加工的大型石块粗略堆砌,然后再用小块石头填补石块间的缝隙;有时先用石块排成一个方形的平面,再一层层往上堆砌;有时会用经过加工的多边形石块相互拼凑堆砌。

建造方法的选择取决于建筑材料,而古罗马最初的建筑材料只有一种用火山灰制成的天然混凝土,所以未使用过多边砌墙法。前两种砌墙法十分类似,两者所用建筑材料和建筑中考虑的问题都颇有相似之处,因此也更易于操作。但是多边砌墙法富有美感;同时通向城门往往只有一条道路,而城门通常设在左侧,进犯来的敌军只能沿着道路左拐,这样一来右侧因毫无屏障完全暴露,便于守城军队攻击。

这也是意大利和古希腊的城堡的两项优点。重点是,只有在未被古希腊人征服且与他们来往频繁的意大利地区,人们才能见到真正的多边砖墙建筑,同时在埃特鲁斯坎地区,只有皮尔吉村以及相隔不远的科萨和萨图尼亚两个小镇才有这种建筑。皮尔吉村的城墙还有一个颇有意思的名字(“塔楼”),它和科林斯的城墙一样,都应归功于古希腊人的智慧。这些城墙如今依然屹立在我们眼前,很可能它们就是意大利人向古希腊人学习建造城墙所参考的范本。

最后说到意大利的寺庙建筑,人们称王政时期寺庙的建筑风格为托斯卡纳式,并认为它与古希腊各种寺庙的风格非常协调。总体来看,意大利的寺庙多为一个四面用墙围住的空间,这一点与古希腊寺庙相似;寺庙顶部是一个斜面屋顶,由四面墙和多根立柱一同支撑。

从细节来看,尤其是立柱的样式及其建筑特色,古罗马的寺庙完全沿用了古希腊寺庙的建筑风格。鉴于这些例子的可信度,可以推测,在未与古希腊人交流之前,意大利的建筑只不过是一些木棚屋、鹿寨(abattis)和用土块石块堆成的坟堆。直到学习了古希腊建筑的范本,从他们那里得到了更高级的工具之后,意大利人才开始将石头用于建筑。几乎可以肯定的是,意大利人最早从古希腊人那里学会了铁的用法,同时学会了制作灰泥、机械装置、测量杆和人造格架。

因此,我们很少特别提到意大利的建筑艺术。虽然在古希腊的影响下,意大利建筑作出了种种改变,但住宅的木建部分仍然保留甚至首创了许多颇具意大利特色的设计,而这又继而对寺庙建筑产生了一种反射性的影响。

意大利住宅建筑的发展起源于埃特鲁斯坎人。拉丁人甚至是萨贝利人仍然坚守着祖传的木棚屋和一种古老的习俗,那就是只为神灵和灵魂提供神圣的土地,而不是神圣的居所。但那时埃特鲁斯坎人已经开始对住房艺术进行改造,依照人类住宅的样式给神灵修建庙宇,给灵魂修建坟墓。在拉丁姆地区,其最古老的寺庙建筑风格和最古老的住宅建筑风格都为托斯卡纳式。由此可见,最早在埃特鲁斯坎人的影响下,拉丁人也开始修建这类奢华的建筑。

至于这种转变的特点,古希腊的寺庙大概也仿造了帐篷和住宅的总体轮廓,但建筑材料还是以粗削石块为主,顶部铺有瓦片的同时,石块和焙烧黏土的本质向古希腊人展现了必然规律和美的规律。另一方面,古希腊人对木材搭建的人类住宅和石块堆砌的神庙有严格区分,而埃特鲁斯坎人对此一直不了解。

托斯卡纳式神庙最独特之处在于,轮廓更接近正方形,山墙更高,各立柱之间间距更宽。最重要的是,屋顶的倾斜度更大,屋顶梁托一侧突出,延伸到立柱以外。托斯卡纳式神庙之所以具有这些特点,是因为它们非常接近住宅风格,而且木质建筑本身就颇具特色。

意大利雕塑:意大利雕塑和绘画艺术的起源晚于建筑,因为只有先修建了房屋,才能装饰山墙和四面墙壁。在古罗马的王政时期,这些艺术可能还未真正兴起,只有在埃特鲁斯坎,人们早期便通过商业贸易和海上掠夺积累了巨额财富,所以艺术和手工业(若这个词更为合适)最初才能立足。当古希腊艺术影响埃特鲁斯坎的时候,正如当今艺术复制品所表明的,那时它仍处于水平较低的发展阶段。也许在埃特鲁斯坎人引进古希腊字母表的同时,也向他们学习用金属和黏土制作艺术品。

能够完全确定属于这一时期的艺术品,也许只有波普洛尼亚的银币,但银币并未体现出埃特鲁斯坎人高超的艺术技巧。但他们最优秀的青铜艺术品可能就是这一时期的作品,并且之后博得了艺术评论家极高的评价。同时,埃特鲁斯坎人制作的赤土陶器也不容小觑,因为保存在古罗马寺庙中的那些最古老的陶器,如卡皮托尔山上的朱庇特神像和朱庇特神庙庙顶上的四马战车,均出自维依(Veii)人之手,而这类庙顶上外观相似的大型装饰风格逐渐流传到了后期古罗马人那里,他们称之为“托斯卡纳式作品”。另一方面,在意大利人当中,包括萨贝利人和拉丁人,这一时期的本土雕塑和装饰图案才刚刚开始出现。

最引人注目的艺术作品似乎仍来自于外邦,陶制雕像据说便是由维依人所作。近期发掘出的文物表明,埃特鲁斯坎人制成青铜艺术品之后会在上面题字,这样的作品如果没有传遍整个拉丁姆地区,至少也在普莱内斯特受到各方传阅。

阿文廷山上的古罗马拉丁联盟神庙里供奉的狄安娜神像,被认为是古罗马最古老的神像,它与马西利(Massiliot)人为以弗所当地的阿尔忒弥斯女神制造的神像极其相似,或许也产自韦利亚城或马西利部落。古罗马自古以来就有陶匠、铜匠和金匠的行会,这也许是证明古罗马曾经存在本土雕塑和装饰图案仅有的证据。至于古罗马人艺术的发展情况,我们再不可能了解清楚了。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yy/7302.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