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细陶器 >> 细陶器资源 >> 细品中国史前陶器之ldquo瓮rd
冬日黄河上游兰州缓缓升起的太阳
品鉴“瓮”
瓮是实用器,多为储藏食物之用,主要是存放粮食。从仰韶文化彩陶抽象鸟纹瓮到马家窑文化马厂类型彩陶相对变体人纹瓮,中国史前陶器收录的瓮类器物延续发展了近年。黄河流域不仅发现得多,并且器物都比较大,捏塑制作水平也非常高。从目前发现的瓮来看,彩陶占的数量还比较大。器形不仅非常规整,大多都圆润饱满,纹饰多彩多姿,绘制娴熟细致,且都保存的比较完整。
中国史前陶器收录最早的瓮是采集于陕西省渭南市的彩陶抽象鸟纹瓮,是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的器物,距今年。采用泥质红陶捏塑制作,绘黑彩。敞口外侈,圆唇。束颈,鼓肩腹绘二方连续的变体抽象鸟纹,下腹内收,平底。器形圆润饱满,纹饰舒缓飘逸,圆、点、弧、角、叶遥相呼应,穿插在其中,构成了中国早期彩陶经典而独特的抽象纹饰风格。
彩陶抽象鸟纹瓮[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
高37厘米口径24厘米
陕西省渭南市采集
河南省禹州市谷水河遗址出土的彩陶植物纹瓮,为仰韶文化中期的器物,距今。采用泥质红陶拉坯制作。敞口,圆唇。斜短直颈,饱满的鼓腹中部绘黑线勾勒白彩的一周似草类的植物纹,灵动飘逸,简约生动,平底。中国绘画艺术中留白的表现手法出现在远古先民绘制的彩陶上,并且是在大面积的留胎中,说明中国艺术是源远流长、一脉相承(河南博物院藏)
彩陶植物纹瓮[仰韶文化]
高41厘米腹径38厘米
青海省同德县宗日遗址出土的彩陶变体鱼纹瓮是马家窑文化早期偏晚阶段马家窑类型的器物,距今年。采用细泥质浅黄陶拉坯制作,绘浓黑色彩。敞口略外卷,内绘一周弧线纹。束颈,鼓肩腹绘六周弦纹、一周变体鱼纹、七周弦纹、一周弧勾纹,扁弧形双环耳,平底。(青海省博物馆藏)
彩陶变体鱼纹瓮[马家窑文化马家窑类型]
高35厘米口径24厘米
采集于甘肃省永登县的彩陶变体人纹瓮,是马家窑文化早期偏晚阶段马家窑类型的器物,距今年。采用细泥质夹砂红陶,绘黑色彩。敞口,圆唇,束颈。鼓圆肩绘四组留胎变体人纹,间绘四组留胎圆点竖线纹。由于器物大,鼓肩采用细泥质陶制作,打磨光洁绘彩。而深腹部则采用夹砂陶制作,塑一周堆塑泥条装饰,并满饰刮印网纹,平底。这是马家窑人独创的一种专门用于制作大型陶器的方法,其工艺一直延续发展到了今天。
彩陶变体人纹瓮[马家窑文化马家窑类型]
高67厘米腹径58厘米
甘肃省永登县采集
彩陶四大圈网格点纹瓮是马家窑文化晚期偏晚阶段马厂类型的器物,采集于甘肃省永登县,距今年。采用细泥质浅黄陶拉坯制作,绘紫红色彩。敞口,口沿内绘细点弧线纹,束颈绘箭头纹。鼓肩腹四大圈内绘圆点网格纹,四大圈以下绘半弧形带纹,扁弧形双环耳,平底。器呈球形,饱满圆润。
彩陶四大圈网格点纹瓮[马家窑文化马厂类型]
高35厘米腹径32厘米
甘肃省永登县采集
堆塑瓮为素面陶,是马家窑文化早期偏晚阶段马家窑类型的器物,距今年,甘肃省永登县采集。采用泥质夹砂红陶拉坯制作,敞口,外卷弧沿。束颈,通体施刮印弧线纹,鼓肩等距塑一周扁泥耳,深鼓腹塑一周泥条堆塑,扁弧形双环耳,平底。采用素面陶拉坯制作捏塑的瓮,长江流域、黄河流域都有发现,数量不是很多。
堆塑瓮[马家窑文化马家窑类型]
高33厘米口径22厘米腹径28厘米
甘肃省永登县采集
中国史前陶器收录了彩陶瓮23件,素面瓮2件,一共是25件陶器。
冬日缓缓向东流淌的母亲河
往期精彩回顾细品中国史前陶器之"罐"
细品中国史前陶器之“釜”
细品中国史前陶器之“盉”
细品中国史前陶器之“鼎”
细品中国史前陶器之“鬲”
细品中国史前陶器之“豆”
细品中国史前陶器之“匜”
细品中国史前陶器之“钵”
细品中国史前陶器之“盂”
细品中国史前陶器之“盆”
细品中国史前陶器之“盘”
细品中国史前陶器之“碗”
细品中国史前陶器之“瓶”
细品中国史前陶器之“壶”
细品中国史前陶器之“尊”
细品中国史前陶器之“簋”
细品中国史前陶器之“缸”
《中国史前陶器》
书名:中国史前陶器(ZHONGGUOSHIQIANTAOQI)
作者:高润民
出版发行:人民东方出版传媒有限公司
印刷:北京雅昌艺术印刷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年8月
开本:8开
字数:千字
图片:张
书号:ISBN-7---2
定价:.00元(纸中城邦直降元)
此书收录的陶器来自86家博物馆和研究院
文物考古所及近百位民间收藏家
用张图片、20余万字向读者呈现了
公元前年至公元前年
中华先民制作的件精美陶器
其中彩陶件、素陶件
重点突出了黄河上游马家窑文化彩陶和齐家文化陶器
底部“阅读原文”直降元即订!
高润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