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临床白癜风专家 https://wapjbk.39.net/yiyuanfengcai/ys_bjzkbdfyy/陶瓷砖的瓷化程度决定了制品的致密度,对应着不同的物理化学性能。致密度则表现为气孔率的大小,而吸水率可以更直观的表征陶瓷的气孔率。因此,国家标准对于陶瓷砖的瓷质依据吸水率分为五大类。吸水率陶瓷吸水率:瓷片饱和吸水量与试样干重的百分比。计算公式如下:测定重点在于吸水前重量与吸水后重量的精确性。吸水前试样需要烘干,吸水则要真空饱和吸水。具体测定方法有国家质量检测标准:GB/T-。具体到每一种类瓷质的标准,则在GB/T-中以附录形式有详细规定,其中附录ABCDE均针对挤压成型陶瓷砖,我们家装用的瓷砖为干压成型工艺,因此从附录G开始介绍。瓷质砖吸水率:E≤0.5%,执行国标附录G。这类瓷砖可以称为真正的瓷砖,在内质上完全实现了瓷化。在机械强度,热稳定性,热膨胀系数等诸多方面性能优异。当然,对于原料、成型、烧成工序会有更高的工艺要求,生产成本也是最高的。抛光砖(包括微粉、渗化、大板、薄板、通体等)一般都能达标,高档仿古砖、抛釉砖也有执行此类标准的。在实际生产中,有些生产企业对自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将吸水率定为0.1%以下,称为双零吸水率。也有企业内控标准略微上浮至1%以下,称为单零吸水率。二都在原料成本上有较大差别,性能方面自然是单零更优。炻瓷砖吸水率:0.5%<E≤3%,执行国标附录H。瓷质砖虽然致密度更高,但是对于原材料要求苛刻,且烧成收缩非常大,必须依赖磨边工序才能满足铺贴尺寸要求。而炻瓷砖吸水率不是特别大,在热稳定性、防冻性方面可以达标,同时又能降低生产难度。因此,炻瓷砖一直有着广泛的市场空间。北方地区的外墙砖(有防冻要求)、阳台小地砖、木条砖(替木地板)、部分仿古砖和抛釉砖,执行此类标准。细炻质吸水率:3%<E≤6%,执行国标附录J。该类产品虽然有一定的吸水率,但能具备较高的机械强度,后期反弹可控性好,因此也有许多地砖执行该标准,如部分仿古砖、耐磨砖、外墙砖等品类。炻质砖吸水率:6%<E≤10%,执行国标附录K。执行该标准的主要是一些一次烧成的、高吸水率地砖(哑光、水晶)、外墙砖等。陶质砖吸水率:E>10%,执行国标附录L。执行该标准的陶质砖主要为二次烧成产品,虽然吸水率较大,但烧成收缩接近零,尺寸标准,釉面光泽及防污性能极好。因此,内墙砖及卫生间的小地砖一般都选择该类产品。虽然国标准对该类产品的吸水率只规定了下限为10%,并没有规定上限,但并不意味着可以无限大。对于陶质釉面砖,21%是吸水率的极限,一旦超过,其抗折强度、热稳定性、后期反弹等诸多性能将无法满足使用要求。通常控制在18%以内,高档釉面砖控制在14%以内,性能更优越。虽然低吸水率意味着陶瓷制品的致密度更高,但从性价比来讲,物尽其用才是最好。既然国家标准规定了这五个品类,只要该品类产品达到国标,尽可以放心使用。只是要选对品类,例如:地板要耐磨,卫生瓷要防污,外墙砖要防冻。不同位置必须铺贴相应的品类。
转载请注明:
http://www.aideyishus.com/lkcf/78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