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细陶器 >> 细陶器发展 >> 淄博夏朝时期陶土制品淄博陶器不衰落
原标题:《淄博夏朝时期陶土制品——淄博陶器不衰落》
夏朝的建立标志着山东地区进入了奴隶制社会,“邦畿千里”是对当时山东地区形象的形容。此时的山东地区遍布着诸多的方国和部落。今天地理上的山东地区在当时基本上由东夷部族控制着,在商代建立之前,山东西部曾活动着商部落,并且是其活动中心,后来成为商王朝统治的中心区域之一。这一时期山东地区的文化基本以东夷文化为主,礼制沿用东夷部落的原始礼制,礼器已然以原始陶器为主。
进入商代,殷商文化向东传播,山东地区的文化逐渐与殷商文化接轨,礼制上也渐渐融合。这一时期的陶制礼器大量的模仿同时期青铜器纹样与器型,在当时部分陶器有着比青铜器更为豪华的工艺,这类器物的器形几乎全是礼器。
公元前11世纪,周朝在华夏大地上建立,取代商朝从此天下更始。西周统治时期改进了殷商王朝的治国政策,并实行“封邦建国”制度,在统治区域分封建立了为数众多的诸侯国。
在今天地理上山东地区的封国已有四十余个之多,齐国和鲁国是西周在今山东境内分封的两个版图最大的诸侯国。西周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相对前朝发达,西周时期的政策在山东的历史上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后世将“齐鲁”作为山东的代称便是由此时期决定的。
商至西周时期,社会环境相对稳定,宗法制度也日渐完善。到西周时期有了制度森严的“用鼎制度”,在西周乃至春秋时期的墓葬中都有明显得体现。商周时期常用造型精美的青铜鼎、豆、簋、觚、锺等器物作为祭祀礼器,同时也会掺入一些玉器和质朴的陶器。
声明:本文部分素材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