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陶器

黄木忠世代烧制陶器传承紫陶文化

发布时间:2025/3/14 13:02:38   
「本文来源:中国小康网」一项技艺,一代代守望者心手相传一个传统,刻印着古老的文化记忆守望文化遗产,传承中华血脉《小康》杂志和时代记忆联合推出系列,立足于优秀传统手工艺文化,多方位、全角度探知各类非遗项目,挖掘文化传承背后的精彩故事,记录非遗人一生的坚守与光荣,推动非遗的保护与传承!紫陶制作技艺传承人/黄木忠黄木忠,年出生于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建水县碗窑村。紫陶制作技艺传承人。黄木忠家族祖祖辈辈以制陶为生,其曾祖父黄占林在建水有“泥王菩萨”之称,为建水陶一代宗师。紫陶制作在“彩云之南”的云南有一个建水县,世代烧制陶器,名为建水紫陶,是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建水陶的陶泥取自境内的五彩山,它的含铁量高,使烧制成器后硬度高,强度大,表面还富有一定的金属质感,叩击有金石之声。经无釉磨光,精工细磨抛光,质地细腻,光亮如镜。有“坚如铁、明如水、润如玉、声如磬”之誉。建水陶讲究精工细作,尤其注重装饰,它以书画镂刻、彩泥镶填为主要手段,集书画、金石、镌刻、镶嵌、等装饰艺术于一身。建水陶集实用性与观赏性于一身,有壶、杯、盆、碗、碟、缸、汽锅、烟斗、文房四宝等作品。民间有“宋代有青瓷,元代有青花,明代有粗陶,清末有紫陶”的说法。历经无数手艺人上千年的传承与发展,黄木忠将这项民间技艺顺利的继承了下来。经过数十年的实践、摸索、研究,黄木忠早已精通制泥、拉坯、书画装饰、雕刻、填泥、打理、烧制、打磨等紫陶制作的各项工艺,特别以拉坯、装饰见长,他的作品古朴、典雅、陶味浓郁,独具风格。“我们要在传统的制陶工艺基础之上,融入现代的人文意识,孜孜探索,锐意进取,不断研究并提升紫陶文化的价值和品味,在继承和发展紫陶传承文化过程中逐渐形成自己的风格和思想意识,从而赋予每件紫陶作品真正的生命”黄木忠这样说道。从事紫陶制作三十余年来,黄木忠屡次获奖,在年第五届中国北京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会获两个金奖、一个银奖;荣获年首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银奖;之后作品被省文化厅选送到“中国年上海世界博览会云南周”参展;年1月,被省文化厅选送参加“百名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传承人迎春展示活动”并被认定为“全国百名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传承人”。为了紫陶文化能够更好的发展传承下去,黄木忠在年独立创立陶坊,年正式成立“木忠陶坊”。年,中国著名美术教育家、画家徐悲鸿先生的夫人廖静文女士收藏了黄木忠制作的紫陶作品,并欣然提笔为陶坊题写了“木忠陶坊”匾额。黄木忠秉承家族传统,深悟紫陶制作的真谛,让自己这颗纯洁的艺术内心在冶陶中升华......本栏目由《小康》杂志和时代记忆联合推出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tp/8193.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