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细陶器 >> 细陶器介绍 >> 新一千零夜大舜做陶器
ArabianNights
ArabianNights
新一千零一夜
ArabianNights
ArabianNights
故事的永恒性,激发着讲故事的人,也点亮更多寻找故事的人。北京十一学校丰台小学“新一千零一夜”故事课进入第夜,本周导读者北京十一学校丰台小学六(1)班于嘉锡同学为我们带来《大舜做陶器》的故事。
打开音频听故事
大家好,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了一个故事,叫《大舜做陶器》。我们都知道,英语里把中国叫做“china”。“china”还有一个意思就是陶瓷,因为中国是陶瓷的故乡。
在上古时代,我们的祖先就已经会制造和使用陶器了。制陶是一项专门技术,传说古时候一位伟大的帝王——舜,就是制陶能手。
舜年轻时,因为受继母和弟弟的陷害,被父亲赶出了家门。他不得已去了山东,自己种田为生。
有一天,舜劳作后在河边休息。河边的沙子细细软软的,摸起来真舒服。舜随手抓起一把泥土,在手里捏着玩,不知不觉竟捏出一个饭碗的形状来。
舜高兴地说:“这河边的土这么黏、这么细,又很少有小石子,做陶器蛮不错的。”
后来,舜干完农活后,就专心做陶器。他非常认真,先去河边挖土,然后揉搓,再精益求精地捏出各种形状,放到小土窑里,用很大很旺的火烧。烧好后,在上面画上图案,再烧一次,坚硬的陶器就做好了。舜还会去寻找更好的土,并且改造土窑,让烧出来的东西更耐用。
可是时间久了,舜发现:耐用的陶器都很厚很重,有时候挑个水缸去河边取水,都能把人压得喘不过气来。
舜常常想:“怎么让陶器轻一点呢?”
于是,舜又到处去寻找新的泥土,终于有了一个惊喜的发现。
“这种土摸起来像粉一样细,捧起来这么轻。这就是我想要的土!”
找到合适的土之后,舜又改良了土窑,使火的温度提高。制成的陶器,果然既轻便,又坚固耐用。并且陶器做得像蛋壳一样薄,颜色又黑又亮,好看极了,这就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黑陶”。
要烧制黑陶,需要烧窑时从窑顶徐徐加水,让窑内的木炭熄灭产生浓烟,烟熏渗碳使陶器变黑。制成的黑陶不会掉色,如果你买到掉色的黑陶那一定是假货了。黑陶颜色黑如墨,表面滑如镜,在阳光下黑得发亮,是不是非常的漂亮呢?黑陶是继彩陶之后,中国新石器时代陶器的又一个高峰,中国人真是太心灵手巧啦!
打开音频听故事
制作出美观耐用的黑陶后,有一次,舜的朋友来家里做客。
朋友看到了舜做的陶器:“咦,这是什么?黑黑的!”
舜说:“这是一种新方法制作的陶器。”
朋友问:“真好看,锃亮锃亮的,还这么轻,能送我一个吗?”
舜欣然应允:“当然,送你一个最好的!”
朋友回家后使用了这些陶器,发现真是经久耐用。舜真是手艺高超啊!
就这样一传十,十传百,大家都知道舜做的陶器质量好。有的找舜要几个,有的拿物品跟他交换,还有的向舜请教制陶方法,把舜的小屋挤得如同闹市。
一天,来了一个要陶器的老人。
老人说:“我是特地从长江南边赶来的,走了好几个月的路呢!”
在交通不发达的古代,走这么远的路就为了买个陶器,这也太奇怪了,这位老人为什么要这么做呢?
舜吃了一惊:“那足有几千里路呢!难道你们那儿没有人会做陶器吗?”
老人哼了一声:“当然有!好多人做呢。他们为赚钱,把东西都做得又粗糙、又脆薄,买回来没用两天就碎了。起初我们以为是自己不小心,又去买,结果很快又碎了。后来我们才知道,是那些黑心的家伙偷工减料!”
舜听了十分感慨,他想:这样做生意不老实,不但顾客吃亏,整个社会风气也会变坏。我得去一趟江南,想办法把风气正过来。
主意打定,舜收拾好行李就去了江南。
黑心商人们会愿意听舜的话吗?舜又该怎么做才能改变社会的风气呢?
打开音频听故事
一到地方,舜马上不眠不休地做了一批轻便耐用的黑陶,挑到集市上卖。
舜大声吆喝:“卖陶器喽!锅、碗,缸、瓮,好看耐用。”
集市的人们围了过来。
“这个缸好轻啊!”
“这碗又黑又亮看着就结实!”
没过几天,舜的陶器就大大出了名。人人都抢着买这些外表美观,轻巧耐用的黑陶。
当地的陶器商人没了生意,气得直跺脚:“哪里来的陌生人,竟敢抢我们的生意?”他们把舜团团围住,大吼大叫。
舜等商人们骂够了,才不慌不忙地说:“各位别生气。不是我有意抢生意,而是因为我的陶器比较耐用,用很久也不会裂,而且又轻,大家当然要买我的。”
商人们不说话了,舜又说:“你们为了赚更多的钱,就偷工减料,为了赶时间多做点,就连烧窑的时间、热度也不够,做出的陶器容易坏,叫人怎么用呢?换了你们去买布,别人卖你一块一扯就破的布,下回你还会买他的东西吗?偷工减料固然一时可以多赚点钱,但时间久了谁也不买你的东西,最后吃亏的还是自己。”
听了舜的话,商人们羞愧得抬不起头。有一个人看着舜的陶器,忍不住好奇地摸了摸:“你做的陶器怎么这么好?有什么秘诀吗?可不可以教教我们?我也想做出好的陶器。”
舜微微一笑:“什么秘诀也没有,只要肯用心,再加一份爱心,就能做得好。做陶器和做人是一样的道理,譬如:选土要仔细,揉土要用力,烧土要耐心……你付出一份心意,陶器也会回报你一个结果。咱们想着做出的器物人人要用,就更要本着一份爱心,把它做得更好,使人人都方便。”
听了这一席话,商人们对舜又敬又爱,回去后,果然受了舜的感召,不再偷工减料了,把陶器越做越好,生意也慢慢好了起来。舜很高兴,就收拾行李,回山东去了。
临走的时候,已经和舜成为好朋友的商人们拉着舜的衣袖,依依不舍的说:“谢谢你教了我们做陶器和做人的道理。如今,我们不但生意做得好,内心也常觉得平安快乐呢!”
在这件事上,舜充分展示了他的善良与仁厚,赢得了大家的爱戴。后来尧也知道了这件事,对舜的德行非常赞赏,就把王位让给了他。舜果然成为了一位仁厚爱民的好帝王。
听完了大舜制陶器的故事,我觉得舜真是一个了不起的人。
他既聪明又勤劳,做事情也特别认真,所以才掌握了出色的陶器制作方法。
我最敬佩他的一点是:当听到来买陶器的老人讲到商人们卖不合格的商品,舜第一个想到的不是赚钱的机会来了,赶紧扩大生意,而是想到:这样的行为会破坏社会风气,要改变这种情况。做生意应该真材实料,讲信用,保质量,社会才能发展得越来越好。并马上付诸了行动。这说明舜有非常强的社会责任感和行动力,难怪最后他成为了一位流芳千古的帝王。
从年4月17日第一夜的故事开始,50周过去了,您的家中是否也开始了晚间故事时间?如果已经开始,就请您在日历中画下一颗种子作为记录,也是您家庭亲子时光的一个温暖的记忆。
一起种下故事的种子。
图片、录音
于嘉锡
指导老师
吴颖
审稿
乔雪梅
排版ILemontree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侵联删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