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陶器

发现京西北瓢型器猜想

发布时间:2022/12/4 3:38:30   

第一眼看到这件“瓢型器”,你一定不会认为它来自年之前,论质感,分明与今天用到的陶器毫无二致。

泥河湾博物馆收藏的这件“瓢型器”,是在阳原当地的姜家梁遗址出土,被确认距今已有多年的历史。看过资料,再端详这件彩陶器,不由要为古人的制陶技艺点一长串的“赞”。

姜家梁遗址发现于年,位于泥河湾盆地东部,桑干河北岸,阳原县东城镇西水地村东面的一处山丘上,一个被当地人唤作姜家梁的地方。考古发现,姜家梁遗址属于新石器时代遗址。

姜家梁遗址在年和年前后经历两次发掘,共清理出年前房址9座、年前墓葬座,发现了大批随葬器物。这是河北省首次发现并发掘的大型新石器时期墓地。

姜家梁墓葬出土随葬品中除少量纺轮、石镞、石环外,以各种陶器为主,共计出土完整陶器71件,器形以陶盆、陶罐、陶豆为主。这些陶器多为夹砂红褐陶,烧成火候较低。出土的泥质灰陶比较少,火候较高,硬度大。陶器均以泥条盘筑法成型,外壁打磨光滑,素面陶器上戳印圆圈纹。有的陶器表面彩绘红黄两色几何图案。

上文提到的那件精美的“瓢型器”就是这71件中最特殊的一件,也是仅有一件的器形。这件彩陶年由河北省文物研究所发掘出来。“瓢型器”为泥质红陶,球径为22cm,圆口径8cm,通高32cm。直柄中空,末端封闭,在近末端处有两个相对称的穿孔,柄与空腹球体自然连为一体,球体在近柄处有一圆口。

由于这种器形在考古发掘中十分罕见,所以没有固定的称谓,一眼看上去有点像当地人舀水用的“瓢”,因此被亲切地称作“瓢型器”。那么问题来了,这件“瓢型器”真的是被古人用来盛水的吗?

仔细探究可知,这个“瓢型器”的口比较小,好像不适合舀水。看来当瓢用似乎不是很合理的答案。因此关于它的用途也就有了更多猜想:第一、韩国、日本的专家认为它的名字应该叫“播种器”。把绳子穿过长柄套在头上,一边走一边拍器物,种子会随之从腹肚中的圆口中撒出,以起到播种的作用;第二、有人认为这是一件“香薰器”。先民们住在茅草屋里,每逢夏季蚊蝇较多,可以在腹肚里放上一些艾草或其它防蚊蝇的植物点燃熏之。听起来好像也有点道理;第三、先民们用来保存火种的器物,因为把火种放进去,既能通风不熄灭,又能燃烧的很慢,能保存较长时间。先人取火不象今天这样容易,保存火种应是他们生活中很重要的一部分;第四,也有人认为它是祭祀的礼器,腹肚前那个空空的圆口,则是“天眼”,可以洞察未来,预知一切……关于这件模样精美且器形独特的“瓢型器”究竟是用来干什么的,在考古学家还不能给出完美答案前,就需要聪明的你打开脑洞了。(照片马佳琦摄、海报贠玉珑设计)图文:张家口日报

排版:文旅张家口

备注:侵权联系删除

了解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实时追踪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yy/2351.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