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细陶器 >> 细陶器介绍 >> 沧州博物馆里一件4000年的陶瓮
现在为各位介绍的是一件早期的大型陶器,名叫篮纹陶瓮。年任丘市哑叭庄遗址出土。泥质灰陶。方唇,直口,深腹,平底。腹部饰斜篮纹及箍状附加堆纹三周。口径31.6厘米,底径12厘米,高48.4厘米。现存于沧州博物馆。
沧州任丘哑巴庄遗址属于龙山文化遗址。龙山文化(黑陶文化)大约距今年到年,是在黄河中下游地区继仰韶文化后发展起来的新石器晚期遗址。它的发现者是吴金鼎先生。龙山文化属新石器时代中期文化,私有财产已经出现,开始跨入阶级社会门槛。它继承大汶口文化因素发展起来,其后的二里头文化是继承龙山文化发展而来的。
吴金鼎这件大型陶瓮上面还有篮纹,篮纹是新石器时代龙山文化时期典型的一种纹饰,是用刻有条形阴文的陶拍在陶胎上排印,从而留下类似于篮子的纹饰。陶拍是制瓷的用具,表面刻有纹饰的槽沟,或缠有绳子。使用陶拍在陶器成型的外壁拍打,陶器外表就清楚地留有陶拍的印痕。这样不但可使裂缝弥合,陶坯质地紧密牢固,同时留下美丽的纹饰。(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