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陶器

呼伦贝尔的历史原来如此久远

发布时间:2023/9/27 12:24:38   
白癜风的中医疗法 https://m-mip.39.net/disease/mip_9499624.html
呼伦贝尔市,是内蒙古自治区地级市。呼伦贝尔市地处内蒙古自治区东北部,以境内呼伦湖和贝尔湖得名。早在旧石器时代晚期,距今二三万年前,呼伦贝尔就有了人类的足迹。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初期,考古学家两次对扎赉诺尔的蘑菇山北遗址、小孤山遗址进行考察和试掘,出土和采集了大量打制石器,有石锤、石片、刮削器、砍砸器等,这些石器均出土于晚更新世(距今10万到1万年)地层,属旧石器时代晚期。这是迄今为止所发现的呼伦贝尔境内最早的人类文化遗存。距今1万年左右,扎赉诺尔人就在呼伦湖一带繁衍生息,年,扎赉诺尔露天矿出土了第一颗人头骨化石,此后的半个多世纪陆续发现人头骨化石15枚,被学界称为“扎赉诺尔人”。伴随人头骨化石出土的文物有陶片、石器、骨刀梗、骨鱼镖和桦树皮器等,此外还有大量哺乳类、鸟类、鱼类等动物化石。石镞的出土,显示扎赉诺尔人已经发明了弓箭;弓箭及骨刀梗的使用,充分表明扎赉诺尔人已经会制造复杂的复合工具;骨器的磨制和镶嵌技术以及制陶术的发生是扎赉诺尔人文化的代表性成就。扎费诺尔人经人骨测量鉴定认为具有蒙古人种的原始特征,与北京人、山顶洞人一样,同为形成中的蒙古人种。呼伦贝尔的海拉尔河、伊敏河、乌尔逊河、辉河以及呼伦湖周边,还分布着众多的以细石器为代表的文化遗存,其中位于海拉尔河和伊敏河交汇处的海拉尔松山细石器遗址,在文化层中,均为压制的细石器,种类有船底形、扁锥形、楔形、圆柱形、圆锥形石核、细石叶、石片、刮削器、雕刻器、矛、镞、砍砸器、斧形器等,不见陶片,因此安志敏先生认为,该遗址为距今八九千年的中石器时代。而以辉河水坝、哈克、铜钵好赉、东乌珠尔等为代表的众多细石器遗址,已被考古学家证明属新石器时代遗存,距今~年。这些遗址出土的器物以压制的石器为主,习惯上又被称为“细石器”,细石器种类丰富,加工精良,体现了原始人类高超的加工工艺。从出土的细石器种类看,几乎囊括了原始人类生产生活工具的各个方面,有石制品如石核、石片、石叶以及石器半成品等,石器如石镞、石刃、石刀、石镰、石铲、石斧、石钻、尖状器、刮削器、雕刻器等。还有少量的打制、磨制石器如砍砸器、石网坠、石磨盘、石磨棒、石环、石斧等。伴随出土的陶器数量较少,大多为残破的陶片,完整器物较少,通过在团结遗址采集的陶器看,仅有罐、钵两种类型。陶器均为手制夹砂陶,纹饰有窝点纹、网格纹、篮纹、绳纹、之字纹、附加堆纹等。同时在团结遗址出土了彩陶片,红地黑彩,以三角形和窄道波折形图案为主,为呼伦贝尔地区仅见。玉器在这一时期遗址中屡有发现,以哈克镇团结遗址出土最多,有玉璧、玉环、玉斧、玉锛、玉珠等,其他遗址还发现了玉雕人面像等,骨器在使用工具中也占有很大比例,有骨锥、骨匕、骨刀梗等出土。从出土器物分析,石镞等武器的大量出土,表明新石器时代,呼伦贝尔先民仍以狩猎为主,而石镰、石磨盘、石磨棒的发现则说明当时已经有了农业生产,但这类器物出土数量不多,可以证明农业在当时应处于从属地位,玉器的出现,说明呼伦贝尔大地已经迎来了文明的曙光。东乌珠尔一座墓葬出土玉器1件,细石器件,其中加工精细的凹底两翼三角形石镞件,骨器55件,有精美的骨刀梗、骨刀、骨矛、骨锥等。如此丰厚的陪葬品,说明当时已经出现了贫富分化,文明的曙光已经照耀呼伦贝尔大地。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yy/5520.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