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名窑名瓷中,以青瓷、白瓷、黄瓷、黑瓷、青花瓷、绞胎瓷、釉下彩瓷、唐三彩最具有时代特色,紫色百合香与您共同珍赏。
一、唐代名窑名瓷珍赏-青瓷
唐代的青瓷以越窑名震四海。越窑是青瓷的发源地,早在多年前的东汉时期瓷器的制作就已经具有相当不错的烧造水平了。
唐代越窑青瓷造型端庄,器壁减薄,色泽青绿,尤其受到文人墨客的喜爱,因为唐代的文人多有饮茶的习惯,越窑青瓷温润如玉的釉质,可以更好地烘托出茶汤的色泽。
晚唐时期,瓷器的造型又有了新的变化,此时出现了花口式和荷叶式碗盘。
选材方面,唐代青瓷极为严格,瓷胎细密,无气孔,胎洁釉均,圈足纤细,釉层十分滋润,但是不透明,颇有玉质感。
装饰方面既有光素器,也有刻花、划花、堆贴、镂空器。纹饰方面多为花鸟、水草和人物纹,线条流畅而生动。
秘色瓷是此时最为神秘的瓷器。秘色瓷晶莹润泽,其色泽犹如湖水一般清澈,因而“千峰翠色”的头衔名副其实。
二、唐代名窑名瓷珍赏-白瓷
唐代的白瓷以邢窑作品最为优质,即使按照现代的标准,邢窑白瓷也称得上是精品白瓷。
选料方面极为严格,胎坚釉洁,滋润莹白,造型规整,品种丰富,如玉璧底碗、鼓腹罐、执壶、粉盒等,工艺精湛,装烧方式科学。
一般来说,邢窑白瓷器内施满釉,而器外釉不到足。胎釉之间有一层化妆土,称之为“护胎釉”。
纹饰方面,比较推崇光素之器,以展现釉质之美。
五代前期,由于战乱的缘故,使得邢窑不再生产细白瓷,而且粗白瓷的质量也是日渐衰微。
三、唐代名窑名瓷珍赏-黄瓷
唐代诸多窑口都开始烧造黄瓷,其中以寿州窑烧造的产品最具有代表性。寿州窑黄瓷胎体厚重,坚硬粗糙,胎色多为白中泛黄或黄红色,胎上施白色化妆土,造型较为丰富。
四、唐代名窑名瓷珍赏-黑瓷
唐代是青瓷和白瓷的天下,因而黑瓷并不是那么受到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yy/56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