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陶器

人类文明的重要进程陶瓷

发布时间:2024/8/18 15:30:15   
中科白癜风医院践行公益事业 https://m.39.net/pf/a_4892467.html

陶器的出现,对人类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首先,它标志着人类早期社会生产力有了富余,人们开始需要制造器皿,对剩余的生产、生活资料进行妥善保存。其次,陶器是人类在不断的实践和尝试中,第一次成功地将大自然中的原始材料加工制作成为另一种全新材料,并服务于人类的体验。

红陶

红陶的颜色有土红、砖红、褐红等。红陶在年河南渑池县仰韶文化首次发现。红陶有:泥质红陶、细腻红陶、夹沙红陶。泥质红陶是对胎土的简易性淘洗,细腻红陶的胎土则是精淘而来,夹沙红陶的胎土是掺和沙粒

灰色陶器。陶器的颜色和陶土的成分以及烧成气氛有一定关系。陶土中含有一定量铁的化合物,它起着助熔的作用,能降低陶器的烧成温度,在不同的烧成气氛中,能使陶器呈现各种色泽,灰陶即是在弱还原气氛中烧成的。控制还原气氛,是烧成中比较进步的工艺技术,因此灰陶一般在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中才占主要地位,如中原龙山文化,屈家岭文化后期和东南地区的石峡文化及昙石山文化等。

白陶是以瓷土和高岭土为原料,在度左右的温度中烧成的陶器,由于胎质中所含氧化铁比例极低,大约只有1.6%,因此烧成后表里和胎质都呈白色。

彩绘陶又称烧后彩绘陶,是历史悠久的陶瓷艺术品。指将陶胎烧成之后在其表面进行彩绘的陶器,与在陶坯上画彩、彩料和坯体压磨在一起、经高温焙烧而成的彩陶不同,彩绘陶的色料附着性不牢,花纹受潮或经水容易脱落。彩绘陶始于新石器时代晚期,常用的色彩有红、黑、黄、白、赭等,色彩绚丽,因绘制后不再烧彩,所以彩绘极易磨损脱落。

五颜六色、璀璨多姿的颜色釉陶瓷,凝聚着中国古代陶瓷工匠的聪明才智,或热烈、或奔放、或沉稳、或雅静,体现出土和火的艺术的真谛。漫长的历史岁月沧桑积淀于缤纷的色彩之中,唐代多彩;宋代理性;元代辉煌;明清华丽。象大树的年轮一样,述说着历史上发生过的一切,揭示出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尤其是元、明、清颜色釉陶瓷,不但色彩斑斓,而且成为中国陶瓷的主流品种之一,蕴含的中国传统文化内容更加丰富。归纳起来,主要有四大特征。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yy/6702.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