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科医院假 https://m-mip.39.net/czk/mipso_5154117.html上一期我们介绍了新石器时代陶器的造型与装饰艺术,这一期我们就来介绍下夏代的灰、黑陶和白陶。夏代陶器器型:鼎、罐、甑、盉、觚、盆、瓮、缸等。纹饰:蓝纹、绳纹、方格纹、回纹、叶脉纹、漩涡纹、云雷纹、圆圈纹、花瓣纹等。主要分布:河南偃师二里头这一时期陶器用普通黏土烧制的夹砂灰陶和黑陶数量比较多,而用瓷土烧制的较为坚细的白陶器仍在继续烧制。红陶则以极少发现。在器型方面炊器中的陶鬶已基本不见出现陶爵和陶盉等器,食器中新出现陶簋与三足盘。盛器中陶瓮、陶罐、陶盆的口沿与底部跟龙山文化晚期相比也有一些变化,同时开始出现圜底器。窑炉当时的陶器质量与当时烧窑的窑炉结构以及烧成温度的提高有着密切的关系。当时发现的窑炉形制为“馒头窑”,分为窑室、窑箅、火膛、支柱、火门等五部分。窑室呈圆形,弧壁向上方逐渐收敛。窑室底径为1.28米,周壁残高0.25米左右。窑室底部用草拌泥做成厚约0.14你的窑箅。箅上分布直径4~4.5厘米的圆形箅孔。箅下为立于火膛中部支撑窑箅的长方形支柱,长0.89米,宽0.16米,高0.25米。火膛呈圆形,内宽0.24米,外宽0.32米。由于经过高温,火膛周壁、支柱、窑箅和窑室周壁等部位,已被烧成坚硬的青灰色或红色。这种设计的窑炉,可以使从火膛进入窑室的火焰均匀的升高温度,因此提高了陶器的烧造质量。商代陶绳纹鼎值得一提的的是,当时出现了商品的生产。在制陶遗址中,出土残器多为盘、甑、鼎一类的泥质陶器,数量众多。说明除了供给自身外,商品生产仍占一定比重。而且在三门峡、郑州等商殷遗址内还发现了不少的陶塑,有人像、羊、虎、鱼、龟等。此外还有陶印模,在安阳发现有一个人面陶范,形象很是生动。夏代陶鼎商代陶龟这一期的夏代陶器已经介绍完毕,下一期我们将介绍中原地区商代陶器的主要成就,欢迎大家批评指导。
转载请注明:
http://www.aideyishus.com/lkyy/67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