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细陶器 >> 细陶器介绍 >> 韩高年关于齐家文化的几点思考
摘要:齐家文化年代与中原夏代纪年时间大致相当,其年代上限或略早于夏代,其空间范围主要分布在长江上游支流西汉水流域和黄河上游的渭水、洮河、大夏河、湟水中下游地区,地跨甘肃、宁夏、青海、内蒙古四省(区),东西跨度多公里。从已经发掘的数千处齐家文化遗址(墓葬、聚落等)及遗物(陶器、铜器、玉器、骨器等)来看,其文化形态由于其所处空间位置的“枢纽”地位而带有明显的过渡性特征,既有黄河中下游地区文化的因素,又吸收了欧亚草原的文化因素。而创造了这一文化的齐家人,其构成则当以考古学中的马家窑人或文献记载的以西羌为主体而吸纳了周边不同族群的人。从河湟地区广为流传的夏禹传说及以“夏”命名的地理和民俗意象来看,齐家文化也曾与中原夏文化一样,经历了上古中国文化“满天星斗”“群星熣灿”的辉煌期,但是终因气候和其他因素,在“月明星稀”的大背景下融汇到了“多元一体”的华夏文明大格局之中。
关键词:齐家文化;夏文化;二里头文化;文化心理共同体;畜牧型农业社会齐家文化是黄河上游甘肃、青海地区一个重要的上古文化区系,因其在文化类型和地理空间上的特殊地位,使之在华夏文明“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中原文化与草原文化的交流,以及“彩陶之路”“玉石之路”“丝绸之路”的形成过程中,具有重要的枢纽地位。自年瑞典人安特生发现甘肃临夏广河齐家坪遗址以来,齐家文化一直是考古学者、历史学者、美术史学者的讨论热点。学者们从不同角度出发,对齐家文化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从20世纪50年代至今,考古人员仅在甘肃就发现齐家文化遗址多处[1]。通过考古发掘和归纳研究,基本确定了其年代范围,初步探明了其空间分布范围。然而对齐家文化的族属、齐家文化的来源、齐家文化与周边文化的关系及发展去向等,还有进一步探讨的余地。中国的考古学,受到传统金石学的影响很深,最初只重视器物文字。近代以来,更是完全接受西方考古学的学术规范,重视遗址发掘和器物类型学,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