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陶器

中国古代漆器之西周春秋漆器的特点奠定了后

发布时间:2024/12/18 15:39:20   
春秋时期漆树的种植进一步扩大,国家需要设官置守漆园。西周时期,漆器以木胎为主,兼有瓷胎。春秋时期除了木胎,还有竹胎、石胎和铜胎。西周、春秋漆器按照用途划分,有生活用具、乐器、兵器、车马器和丧葬用品等,其中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生活用具占主导地位。生活用具中以与同时代陶器、青铜器的器形相同的器物为多数,如豆、盘、扁壶、方壶、他、簋、觚、俎、舟等。日常生活用具中增加了漆耳杯、勺、奁、梳、篦等类别。乐器中有漆瑟等。兵器中有盾、甲、矢、剑鞘之外,还有戈、矛、戟等。车马器中已有髹漆的竹木车奥、车辕、车伞盖穹以及马饰等。丧葬用具有棺椁、镇墓兽和小木俑。西周春秋漆器的装饰纹样较之夏商时期有了明显的增加,其装饰题材的范围也扩大了许多,题材更加丰富多彩。除了已有的动物、几何纹样,又出现了植物与人物题材。西周漆器的装饰纹样主要有饕餮纹、夔龙纹、凤鸟纹、弦纹,雷纹、云雷纹、回纹和涡纹等。这一时期的装饰纹样继承了商代的技法,用彩绘与蚌片共同组成纹样。例如,北京琉璃河通址出土的漆罍,通体的花纹由蚌片和彩绘组成,其颈、肩和腹部用蚌片嵌出凤鸟、饕餮纹等,盖上有牛头形饰件,器身中部有鸟头形器把,两者均用蚌片镶嵌。彩绘与蚌片的有机结合,成为西周漆器装饰图案中最具特色的装饰手法。西周漆器上的几何纹样,数量不是很多,其作用与同一时期的青铜器上弦纹的用法大致相同,只是作为主要纹样的衬托。例如,洛阳庞家沟西周墓出土的一件瓷豆漆托上,盘和把上镶嵌两排蚌片,并分别与上下两道平行弦纹组成装饰纹样。过去,漆器研究者大都认为螺细漆器始于唐代。西周嵌螺钿漆器的问世充分表明,开创嵌螺鈿漆器工艺先河的当在西周时期。这对漆器研究来说,无疑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春秋漆器的图案有方形和圆形两种。方形图案主要施于案上,圆形图案主要施于盘上。用色以黑地绘红彩为主,题材分为几何形和写实两大类。几何图案深受青铜器装饰的影响,如浪花纹、波状勾连纹与青铜器的窃曲纹、环带纹基本相同;简化的雷纹、方格勾形纹也源于青铜器的雷纹。这种装饰风格其实也是商周以来青铜器装饰的主要特色。写实性图案的构图严谨规矩,用笔一丝不苟,线条纯熟流畅,描绘动物神态生动。其技法以线勾为主。总之,时至春秋,漆器的制作日益精美。品种的丰富和装饰技法的提高,使漆器在青铜器衰微的时候异军突起,逐步形成了战国、秦汉漆器空前繁荣的局面。如果说商代已经能在漆液里掺和各色颜料,并出现了在漆器上贴金箔和镶嵌绿松石的工艺,开唐代金银平脱技艺之滥觞,西周又发展了商代漆器的品种和装饰水平,并开我国嵌螺钿工艺之先河,那么,春秋时期的漆器则以数量多、门类齐全、图案丰富、色彩华丽为特征,表明了制作技艺的日臻成熟,并由此奠定了战国、秦汉漆器空前繁荣的的基础。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yy/7562.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