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陶器

汉代陶器只用于丧葬吗走近汉代陶器,从陶器

发布时间:2025/2/10 16:18:54   

引言

汉代是我国历史上继秦朝之后又一个大一统的时期,也是同时期世界上最先进的文明古国和最强大的帝国。在该时期,经济、文化、科技都有了很大程度的发展。

以陶器为例,陶器作为人类文明进入新石器时代的重要标志之一,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在这一历史发展过程中,汉代制作陶器的工艺和技术都呈现出了精细的制作手法,因此汉代的陶器对后世的发展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甚至如今的陶器生产技术仍然受到汉代生产技术的影响。

汉代陶器存在哪些特点?

人们习惯将陶器和瓷器合称为“陶瓷”,二者之间虽然存在联系,但是在本质上是有区别的,所以我们在了解陶器之前,首先要对陶器和瓷器做出明确区分,以免混淆。陶器是用黏土或者陶土为胎,经过混合加工、成型、干燥之后烧制而成的器具;瓷器则是以瓷土为胎,经过混合凝练、成型、煅烧而成的外表有彩绘的器具。我国的陶器历史悠久,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的陶器是大约两万年前的新石器时期,而瓷器则是由陶器的发展演变而来的。

我国汉代的陶器经历了战国及秦代的发展,已经进入生产技术突飞猛进的阶段,生产规模也逐渐扩大,生产种类也越来越齐全,生产技术也在不断提高。

汉代制作的灰陶遍布了我国的各个省份,在考古工作中发现的灰陶数以十万计当属汉代出土数量最多、分布范围最广的随葬品之一。从西汉早期出土的灰陶我们可以发现,在陕西地区挖掘的墓葬中,随葬的陶器数量不多,且组合关系不明显,灰陶器被作为仿铜陶礼器偏多,另外则被作为日用品。在这些墓葬中,除了灰陶器还有少量红陶和夹砂灰陶,然而大多数的墓葬还是以彩陶为主。

彩陶的色彩主要是红、白、蓝三色,并以云纹、三角、水涡纹作为纹饰。到了西汉中期,陕西地区的土陶器数量较多,并且与前期相似之处是这些灰陶组合也是以仿铜陶礼器为主;与前期不同的是,日用品中的陶罐数量增加。

较之前期相比,虽然中期陶器的色彩趋于单一且数量减少,但整体风格不变。而到了西汉晚期墓葬中出土的礼器数量减少,日用品数量增加,泥质灰陶占据了出土陶器的主体,另外一个显著特征就是低温铅釉陶在随葬品中占据了很大比例。

东汉时期的中小型墓葬居多,但是陕西地区墓葬出土的土陶器数量并不多,并且诸如鼎、盒、钫这类的礼器也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猪、牛、马等陶俑。西汉早期出现的泥质红陶和其他彩绘陶也消失不见了。东汉中期的墓葬中发现的灰陶数量更少,器类以罐类为主,虽然也有其他器类,但是数量都不多。陶制品中泥质灰陶的数量最多,还有大量的低温铅釉陶。到了东汉晚期,陶器不仅数量多,而且器型也不少,虽然陶质仍以泥质灰陶为主,但是泥质红陶和夹砂灰陶也少量出现了。

整体来看,汉代的陶器发展特点不是一成不变的,在不同时期,人们对于不同陶质、不同陶型的需求是不同的,随之而改变的是陶器生产的规模和数量。

不同地区陶器的不同特点岭南地区

汉代岭南地区的彩绘陶器含有鲜明的地域特点,其独特的历史发展进程也吸引了众多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yy/7908.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