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细陶器 >> 细陶器介绍 >> 彩陶middot中华彩陶口沿上那抹红
老官台文化兴起于距今年前后,大致在今天陕西、甘肃省内的渭水中上游地区和丹江上游地区,最东边可能已经抵达湖北郧县。陇东和关中地区是该文化的核心区,陕西华州区的老官台遗址是该文化最早发现的遗址,而甘肃秦安县的大地湾遗址是该文化最典型的遗址。
作为老官台文化最具标识性的彩陶纹样——红彩宽带纹,它们大多被施在陶钵或陶碗的口沿外侧,形成一周连续的彩带。这也说明,彩陶一发明就被先民大量使用在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器物上,也体现出彩陶与原始人类的生活密不可分。
彩陶上这简单的一抹红,在当时也堪称“硬科技”——彩陶的精髓其实是对铁元素的掌控,因为陶胎与烧制前于胎体上绘制的矿物质颜料,它们的红色或黑色本质上都出自不同价态的铁的氧化物,成品质量取决于原材料的纯净与对陶窑内氧化/还原氛围(供氧量)的把握。有统计显示,现存彩陶在同时期陶器中所占比例仅为4-8%,说它们是当时先民孜孜以求的顶尖科技,如现在的5G手机一般,应该并不为过。
除此之外,陶工们需要在修整好的陶坯上预留出宽带纹的位置,或是在施好绳纹的陶器表面抹出一圈光面。施彩时要保证宽彩带的粗细均匀,入窑烧陶时要考虑彩陶的摆放位置、摆放间距、烧制温度等多种因素,唯有这样才能烧出较为完美的彩陶。
此外,彩陶宽带纹总和一些彩绘符号共同出现。包括十字形、箭头形、“M”形字母、弧线、点及一些不规则的符号,它们被按照一定的布局勾勒在陶器的内外表面上。
与后来的仰韶文化丰富多样的纹饰相比,老官台文化的彩陶稍显逊色,但这平实简单的构图却显示了中国彩陶的萌芽和最初的风采,并深深影响了此后兴起的仰韶文化,逐渐将中华彩陶艺术推向顶峰。
较之老官台文化,萌发于距今1万年前后的上山文化,年代要更加的悠久。作为老官台文化“主场”举办的大展,陕西历史博物馆也展示了来自上山文化的彩陶,亮相彩陶·中华大展。
上山文化出土的距今至年前的彩陶残片,应为器物把手及器壁一小部分,上面以白彩绘制一条弦纹,紧贴弦纹绘连珠纹,正对着把手处绘带有放射线的半圆,好像一轮初升的太阳,光芒万丈。
与老官台文化彩陶惯用红彩不同,这里的彩陶纹饰以白色条带纹为主,宽度也更细一些,绘制的位置也由陶器口部下移,给人以绝妙的视觉效果和审美体验。同时,上山文化的先民们还创造性的绘制出了太阳和光芒,这也体现了当时对于自然力量的敬畏与崇拜。
此外,上山文化出土的陶片表面,还发现了很多稻壳印痕。这些稻壳是制陶时故意掺和在陶土里的,其目的是为了改变陶土的粘性,增加陶坯的透气性,减慢干燥陶坯和烧陶时陶器的收缩,防止陶器开裂。由于添加了稻壳或有机质的碎末,所以烧成的陶胎内会布满炭的晶体而呈现黑色,这就是夹炭陶的来历。
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的早期彩陶,分别代表了不同的地域特色和文化风格,共同构成了中国彩陶的最早面貌。红白色彩之别,宽带纹与太阳纹之别,夹砂陶与夹炭陶之别,恰如今日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风土人情间的种种差异。中国彩陶,在华夏大地上萌生发展,带有强烈的本土色彩却又缔结出不同的字符,谱写出熠熠动人的彩陶华章。
从《长安十二时辰》解读大唐风华(一)——从“头”说起
从《长安十二时辰》解读大唐风华(二)——脂泽粉黛
从《长安十二时辰》解读大唐风华(三)——大唐遗宝
从《长安十二时辰》解读大唐风华(四)——粟特风情
从《长安十二时辰》解读大唐风华(五)——云想衣裳
从《长安十二时辰》解读大唐风华(六)——熠熠铜镜
从《长安十二时辰》解读大唐风华(七)——长安娱乐
从《长安十二时辰》解读大唐风华(八)——玉盘珍馐
彩陶
跟着祖先学制陶,教你称霸陶艺室
彩陶人面鱼纹盆子非鱼,却知鱼之乐
玉杂
小棍棍的数学大智慧“问君能有几多筹”
金银
唐朝银饼饼的自述,请叫我富贵儿~
青铜
来自西周的关爱提示:勤洗手少生病
玉杂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水晶多曲长杯
杂器
理科钢铁直男的爆款数学课,速来围观
壁画
您的好友唐墓壁画邀请您:像爱护文物一样爱护动物
金银
穿越千年的绝美头饰
玉杂
隋唐玻璃器:愿你通透纯净无瑕
金银
从秦公一号大墓金器一组浅谈秦国金器
青铜
龙的自述
青铜
函皇父鼎:我就是我是颜色不一样的青铜器
青铜器
带你走近秦国的“大橙武”——青铜剑
玉杂
皇后之玺背后的传奇故事
金银
是时候亮出我的“走龙线”了
金银
一条铜蚕见证一条丝路
金银
原来你是这样的银碗
金银
白富美专用唐代高级香包——葡萄花鸟纹银香囊
金银
女为悦己者容
玉杂
来自大唐的无线“兔标”
漫画
华夏创始人黄帝的故事(壹)
我知道你好奇壁画保护与揭取的秘密……
陕历博里的诗词大会,周秦汉唐的诗词打开方式
(版权所有转载注明)
投稿合作邮箱: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