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陶器

感悟何为艺术美

发布时间:2022/5/4 10:19:45   

在安庆博物馆的陶展区里,看到一只小陶鼠。初见倒没见到什么特色,并不活灵活现,粗制滥造的一个鼠型罢了。讲解员是这么介绍的:可别小看这小陶鼠,我们的祖先那时候可是吃不饱穿不暖,居然还有心思做个小老鼠烧陶,证明那时候的人们已经开始晓得爱美了。

听到这样的介绍,心底一动,不由对小陶鼠看看又看看,再看时,小陶鼠不再只是古代留存下来的一个小陶鼠了,粗朴还是那么粗朴,看不清鼠的五官,甚至没有长长的尾巴,但开始有不一样的感觉了,感觉到它的玲珑可爱了,甚至从它的身上可以看到烧陶人的影像了。

思绪穿越,到了那个远古时代———陶器时代。那个时代,应还叫新石器时代吧?人们的使用器具,无论是劳动工具还是盛装器皿,都是天然的石和木加工而成。那时候的人们思维,应该很简单,靠天吃饭是正事,啥叫艺术?不懂。

而不知什么时候,先民们机缘巧合,居然知道了黏土加水,干燥后猛火烧焙,便成了另一种物质。这种物质虽然易碎,但可以根据自己的意图,想变成什么形状就什么形状,可以用来装水、盛饭,可以储存粮食,还可以制任意小巧玲珑的使用工具。这是一个多么奇妙的物质啊!先民们的大脑开始发挥奇特的想像,水加泥巴来发明他们能够想像到的日用品了。

陶器,是人类历史上首种人工材料,是人们按照自己的意志和想法创造出来的一种崭新的东西,很伟大的一个发明了,人们爱美的意识已渐渐呈现,但大多数的器皿,仍以实用为主。

意公子老师在各个地方的博物馆参观了各式陶制器皿后,被这些说粗朴又精致的陶器打动了,由衷的发出几句感叹:美,就是人们吃饱喝足了,整点漂亮事儿。整着整着,人们就觉得自己老幸福了。

还真是这种感觉呢。这个小陶鼠儿,给了我无穷的联想……

小陶鼠儿,是坐姿。为什么要塑这种姿势呢?这个小老鼠当时在干嘛呢?心无旁骛的偷吃?还是在瞧着什么美食垂涎欲滴?还是在独乐乐的玩耍?还是也像人一样在思索着怎样得到美食?……不得而知,也许只有那个捏鼠烧陶匠人知道。

不管怎么说,绝对是它被某个烧陶的匠人发现了,而这个烧陶的匠人,绝对有一双明亮的慧眼,有一份细腻的感性之心。老鼠爱偷人类的粮食,成了人眼中的贼,一般的人见到老鼠,本能的,或追跑它,或置它于死地,哪有人愿意远距离静静欣赏?像观看绽放的花朵一样欣赏?

总有那么一类人,放到现在,应该可称艺术家吧?他们的眼光,脱离了现实生活,万物生灵在他们眼中,都有同他们一样的思绪和情感。比如这个匠人,他看到了这个小老鼠,他没认为这个小老鼠爱吃粮食就是人类的天敌,而是把小鼠儿当作一个顽皮的孩子,饶有兴致地观察着它的一举一动,也一定是这个小鼠儿无意中的某个动作或神态,深深地触动了他,他立即用泥巴捏了一个同样姿态的小老鼠儿,没费心精雕细琢了,在烧陶的同时扔进火中,于是小陶鼠诞生了,他当时高兴万分,像宝贝一样把它揣在身边,或是置于哪个台上。在往后的岁月里,他或许经历过各种酸甜苦辣,但在某个瞬间,见到小陶鼠儿,感受着小陶鼠玲珑的可爱,心底便溶出几分柔软……

这个小陶鼠终于穿越了几千年,呈现到我们眼前,此时,它不仅仅只是小老鼠了,或是陶制品了,它的身上,携带着它的主人的情感。什么样的情感?它现在在博物馆中供人观赏,有多少人看了,便携带了多少人的思维和情感,此时的它,灵性十足,这便就是艺术美的功效吧?

一直只知道称呼什么叫艺术,却不能领悟什么叫艺术。此刻,仿佛明白了点:能够穿越千年,依旧打动人心的东西,都应该称为艺术,无论艺术的外表是粗朴还是精致,疗愈人心、净化心灵的,便是一种美。

美,即使不能带给人类物质上的丰沛,它至少可以浸润人类的心灵,让心灵别样柔软,所以值得我们去追求,哪怕它本身很虚无。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jg/115.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