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细陶器 >> 细陶器市场 >> 软装浅谈软装里的中式风格
WWW.COHIM.COM
中式风格来源
中华文明由“易”而出
《易经》起源于距今约~年仰韶文化时期的伏羲时代,即新石器时代,由《易经》而出的中国哲学方法及文化的几个重要组成部分:即汉字象形文字和《易经》的数字卦、二十八宿、青龙白虎以及阴阳五行说、天圆地方说。
中国人从观测天文中产生了一种独具特色的、从宏观上把握事物和认识世界的能力。文明刚刚开始,这种能力就上升为从宏观上把握事物的哲学方法,这是华夏民族所独有的。
儒,道,佛
魏晋以前,道家是中国哲学的主流;隋唐时期,佛教发展到鼎盛时期,佛教哲学构成了中国哲学的主流;宋明以后,儒佛道走上融合之路,并形成儒学新形态:宋明理学(消极:压制扼杀人的自然欲望和创造性。积极:重视主观意志,注重气节道德,自我调节,发愤图强,强调人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
宋明以后的中国哲学以融儒道佛及诸子百家思想于一体的新儒家为主。
核心:天人合一
中国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
文字
思想理论
诗词歌赋
书画艺术
工艺建筑
中国文化带来的生活态度:
自古以来,中国人崇尚过一种闲逸优雅的恬静生活,对所处的自然环境持一种随遇而安的心态。也抑或是受了数千年传统文化中的浪漫、高洁等情操的熏陶,古人在制陶器、建园林、做家具、作书画的同时,其实是追求清静的境界、保持诚朴心态的写照。
中式设计思想
中国古人对居住环境的研究和追求,其精雕细琢远远超过我们的想象。他们的一些室内设计理念,与简约主义很有一些不谋而合之处。
A.宜设而设,精在体宜
在明清时代,“宜”是室内设计的核心概念和价值标准。国内专家对其的解释是:“宜”可以分为三类,一是因地因人制宜,二是宜简不宜繁,三是宜自然不宜雕琢。(《环境艺术设计的新视野》)
文震亨在《长物志》中如此描述卧室设计:“一般设卧榻一、榻前仅置一小几,几上不设一物;设小方杌二,小橱一;室中清洁雅素,一涉绚丽,便如闺阁中,非幽人眠云梦月所宜。
B.删繁去奢,绘事后素
删繁是指去除过于复杂的装饰,去奢也很重要。
“绘事后素”是孔子的话,是他对美的一种看法。在孔子眼中,绘事是那种装扮出来的美丽效果,而素则是自然的、气质的美,孔子认为“素”要美于“绘事”。这体现了一种“大美无言,大象无形”的中国士大夫的文化追求。
C.因景互借
体现了中国建筑设计的一种整体观。居室、住宅、庭院,小环境和大环境统一在一起考虑,目的是实现一个艺术化的生活环境。
古人秉持着道家观点认为简朴素雅的之中往往包含着深刻的哲学思想,简简单单之中包罗万象,古朴静谧之中透着高贵与典雅。
这便是中国人的审美取向与生活向往。
如果你想要
系统了解软装风格讲解与最新流行趋势,
读懂室内空间设计与生活方式表达,
掌握软装布艺设计与商业价值,
洞悉空间光之美学与光影氛围设计,
学习软装设计与商业提案,
摸透软装商业竞争与设计营销,
进行软装空间陈列搭配摆场实战
………
请多多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jg/7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