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细陶器 >> 细陶器市场 >> 一篇文章让你看懂陶器的种类
小编在线:00:00-24:00
她
诞生时文明曙光乍现
是水火中升腾而起的精灵
在大地泥土中孕育
她的名字
---陶器
一万多年前,人类或在偶然之间发现泥土经火烧制后变得坚硬、实用,可用作炊具、盛水器等。万千年岁月中,白云苍狗,陶器制造工艺也随之发生变化,人们为其绘上彩,披上釉,采用不同的温度和不同的烧制方式,衍生出不同种类的陶器。
今日,我们便走进陶器的世界,为大家讲述这万千年来,陶器那些惊艳岁月的工艺及其类别。
根据分类标准的不同,将陶器分为颜色陶、彩陶、彩绘陶、印纹陶、釉陶,一一介绍。
关键词:颜色陶
1.红陶
陶土、羼(chàn)和料与水以适当比例混合,成形、晾干后得到陶坯,陶坯在陶窑中与大量空气接触,烧成后的陶器多为红色,称之为红陶。
温度:—℃
裴李岗文化:双耳三足壶▲
2.黑陶
陶坯入窑烧造后,烧制晚期,从窑顶徐徐加水,将窑密封,水将木炭熄灭并产生大量浓烟,浓烟中含有颗粒直径极小的炭粒渗入陶器中。陶器呈现黑色,谓之“黑陶”。
因为炭粒有效地渗入陶器的孔隙中,使得这类陶器较一般陶器在结构上更为致密。黑陶往往还有“黑如漆,声如罄,薄如纸,亮如镜,硬如瓷”的美誉。
温度:达℃
▲龙山蛋壳陶杯,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最薄处仅0.3毫米,代表了当时制陶业的最高水平
3.灰陶
坯体入窑以后,有意减少入窑的空气,使其氧气供应不足,木炭燃烧产物中含有不完全燃烧的产物—具有还原性的一氧化碳(CO),此时的火焰为含有还原性气体的火焰,即还原焰。灰陶就是在还原焰的环境下烧制而成的。
烧成温度一般在-℃,最高达℃
瓜棱灰陶杯▲
4.白陶
这类陶器与上述红陶、黑陶、灰陶都有不同的地方,它的原料并非陶土,而是高岭土。在陶器的火度,℃左右烧成,烧出来的陶器颜色为白色,称之白陶。
白陶鬶▲
关键词:彩陶
制成陶坯后,以赭石(氧化铁)和氧化锰作为呈色元素,施绘花纹入窑烧制,呈现出赭红和黑白诸种颜色花纹图案的陶器,谓之彩陶。
烧成温度约在℃。
人面鱼纹彩陶盆▲
中国国家博物馆和陕西历史博物馆各藏一件
仰韶文化是彩陶最繁荣的时期。
年,瑞典的地质学家安特生在河南渑池的仰韶村首次发现以彩陶为代表的一种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存,这就是驰名中外的仰韶文化。在起初很长一段时间,仰韶文化也被称为“彩陶文化”。
西安半坡遗址是仰韶文化的重要遗址之一,在西安半坡出土的彩陶图案,主要有动植物图案和几何图案与人面形图案。
动植物图案:有鱼、鹿等,其中以鱼纹最多。植物图案较少,主要表现草木或谷物繁生的形态。
半坡出土动植物图案彩陶陶片,西安半坡博物馆藏▲
几何图案:把三角形、线条、圆点和波折线等元素,通过纵、横、斜三种组合方式,构成或简或繁的几何图案。
半坡出土几何图案彩陶陶片,西安半坡博物馆藏▲
人面形图案:人面图案常与鱼结合,推测与当时的祭祀巫师形象有关。
西安半坡博物馆藏▲
半坡鱼纹图案演化图▲
半坡出土彩陶图案集萃▲
关键词:彩绘陶器
这类陶器与彩陶有着相似的名字,但工艺不同:彩陶是先绘彩再入窑烧,陶器上的彩不易脱落,往往可以保存千年万年甚至更久;彩绘陶器是烧完后在成品上绘彩,故而表面的彩比较容易脱落。
唐·彩绘陶缩脖俑▲
现藏于陕西历史博物馆
唐·彩绘仕女俑▲
现藏于陕西历史博物馆
这类陶器最早可追溯到新石器时代,但因表面彩极易脱落保留完整的极少,今日所见多为汉代之后的彩绘陶器,多见于墓葬,多为明器。
河北满城汉墓出土彩绘陶器▲
补充
秦始皇陵的不少兵马俑本也是彩绘陶器,因出土时环境湿度等环境因素变化剧烈,出土极短时间内彩绘脱落,变成了我们今日常见的兵马俑。
再补充
考古发掘现场文物保护急需专业人才!
兵马俑第三次考古发掘成果▲
关键词:印纹陶
陶器的纹样最初是受制陶工艺的影响而在无意中产生的,如铺垫在陶泥上的竹席、麻布在其上会印出席纹或布纹等。在冯先铭先生主编的《中国陶瓷》一书中,将印纹陶上的纹样统一称为“几何纹”。
先生认为,这所谓的“几何纹”至少也可分作三类:一类是仿细篾丝或麻布的编织纹(较典型的有绳纹、席纹、布纹等);一类是仿铜器的回纹、云雷纹等;一类是用竹管等戳印的圆圈纹带与其他纹饰交叉使用的花纹。
西周绳纹陶釜▲
布纹陶钵底部印痕▲
席纹陶钵底部印痕▲
西安隋唐墓出土彩绘陶器,上部即为云纹▲
锥刺纹陶罐,西安半坡博物馆藏▲
关键词:釉陶
这类陶器与上述都有所不同,她有一层光滑华丽的衣裳—釉。釉一方面能够起到装饰作用,另一方面能够增加防渗透能力。
陶釉一般是铅釉,即以铅的化合物作为助熔剂,使得釉的烧成温度较低,大约℃就开始熔融。根据陶坯和釉是否分开烧,分为一次烧成和两次烧成。也因为铅作为重金属,生活中不宜多接触,故而釉陶,包括唐三彩,多作为随葬的明器。
釉陶出现于汉代,在南北朝得到很大发展,胎质、釉彩、造型在技术和艺术上都达到了较高水平。唐三彩便是低温铅釉陶,它的出现代表釉陶发展到顶峰。宋、辽、金、元时期,釉陶不但继承了唐代的风格,还出现了一些实用器物,如灯、炉等,但因为此时瓷器的迅速发展,使得陶受到一定影响,工艺不能和以前相比。明清时期,釉陶逐渐走向没落。
釉陶器物的造型以壶、鼎为主,也有人物、动物、楼阁、灶、井、仓等。
汉·绿釉陶壶▲
西晋·青釉瓦陶楼阙人物罐现藏于浙江省博物馆▲
文物具体介绍:西晋|隐藏在罐子里的生死观
唐·三彩骆驼载乐俑,现藏于陕西历史博物馆▲
注:三彩是陶器!
文物具体介绍:行者之乐
今天的介绍就先到这里了,看了这么多干货,快来做道题目测试一下吧!
注:点击图片下方空白处获得正确答案。
1
这类陶器属于?
釉陶
2
这类陶器属于?
印纹陶
3
这类陶器属于?
颜色陶--黑陶
4
这类陶器属于?
彩陶
5
这类陶器属于?
彩绘陶器
有错误的?
不妨再回去看一遍吧!
全部正确?恭喜你!
再不用茫然地看博物馆里的陶器了
不妨点个赞?
文编:言非离
部分图片源自网络,涉及版权请联系
参考资料:
叶茂林著.陶器鉴赏
王丽琴著.无机质文物保护
西安半坡博物馆.
张考光编.彩陶与彩绘陶器
冯先铭主编,中国陶瓷
王俊编著.中国古代陶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