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细陶器 >> 细陶器介绍 >> 日本古代两种陶器,土师器与须惠器
陶器,是用黏土或陶土经捏制成形后烧制而成的器具。陶器历史悠久,在新石器时代就已初见简单粗糙的陶器。陶器在古代作为一种生活用品,在现在一般作为工艺品收藏。
一般而言,日本古坟时代的陶器被分成两种,一种是土师器,一种是须惠器,前者是由日本当时的土著制作的,被认为是由弥生式陶器发展而来的,后者则是从大陆引进的。那么,这两种陶器有何不同呢?
古坟时代的陶器,有“土师器”与“须惠器”两种不同的陶系。
土师器流行于整个古坟时代,由土著的“土师”部民在各地制作,制法为泥条盘筑,慢轮修整,烧成温度约℃,红褐色,无花纹,器形主要有壶、瓮、碗、高脚杯等,各方面都与弥生式陶器相似,系自弥生式陶器发展而来。
须惠器是中期才从大陆引进的,代表一种新的制陶技术,主要由来自朝鲜的“陶部”工人在相当集中的场所制作,采用快轮制法,在狭长而有倾斜度的“登窑”中烧制,烧成温度在℃以上,质地坚硬,呈青灰色,往往有自然釉附在表面,器形富于变化,主要为壶、瓶、盘、碗、杯、高脚杯等类。
陶器的发明是人类最早利用化学变化改变天然性质的开端,是人类社会由旧石器时代发展到新石器时代的标志之一。
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