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陶器

周六考古行走进盘龙城博物馆,穿越

发布时间:2022/5/13 18:31:18   

走进盘龙城,透过石、陶、青铜,窥探三千五百前的社会。

不知道有多少人和我一样,在高考报志愿的时候,脑海里出现过“考古“这个专业。在即将走进18岁的时空中,考古好像能满足一切我对未来生活的幻想:了解历史、探索奥秘、揭开未解之谜、行走旅行、专业而富有哲理。(当然长大后,我认识了真的选择了考古专业的朋友,从他们口中得知,现实和想象有巨大的区别。)

可依旧不能抵挡我们对历史的好奇。历史故事可以在书籍、影视化作品中了解,这其中最让人陶醉和不可自拔的就是——来自过去的物品。于是我们在抵达一个城市时会走进博物馆,我们面对考古的新闻浮想联翩,我们甚至被各种摸金校尉的故事吸引。

肉体的消亡是生命的常态,但数千年数万年来,人类都在共同尝试着给未来留下点什么。

在挖掘出来的文物中,当初制造它的工匠是带着什么样的心情刻画下纹路,我们不得而知。但对艺术的欣赏,被长久覆盖的厚重时间泥土下,依然涌动着不分时代的震撼与感动。

这或许是这次活动发起的主要原因之一。但,这样的想法太过于个人意志,所以我们邀请到了真正懂历史、懂文物、懂考古的有趣人类与我们一起行走。

↓考古行走↓

考古行走

在武汉,想到博物馆,大家会第一时间想到——省博物馆。可实际上,在地铁的尽头藏着一座小众又充满惊喜的博物馆——盘龙城考古遗址博物馆。

盘龙城遗址,是中国商代前期城市遗址,它的发现对于研究南方商代文化面貌、城市的布局与性质、宫殿的形制及建筑技术,都具有重要的价值。

在盘龙古城出土了数百件盘龙城商代青铜器、陶器、玉器、石器和骨器等遗物,其中兽面纹盉,盘龙城大铜鼎、铜锁都是中国文物中极为罕见的珍品。

在这里不仅有博物馆,还有考古遗址公园。我们选择了这周的唯一晴天日,进行这场行走,既可以在博物馆内跟随着“有趣人类---子豪“的解说,穿越到年前。又可以在鱼蛋的欢乐温暖中行走在公园草地上,寻找遗址公园里不为人知的小秘密。

「故邑风物」

陶,出于土,而炼就生活;

在经过摔打、捏造、烘烤后,陶土便成了器;

铜,出于山野,锻造文明;

金色的流光印证着这里,

创造了比肩中原的青铜文明

「走进盘龙城」

透过石、陶、青铜,窥探三千五百年前的社会。

这并非是一次纯行走活动,你可以把它看成一次“与有趣人类”一同在他的领域遨游的大脑徒步行动。未来我们在大脑徒步系列中,会邀请到各式各样的有趣人类,一起行走。

一起来看看这次一起行走的“有趣人类”吧。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Earth24H科普导师王子豪

/青少年自然科学推广践行者/

/博物馆品质科普讲师/

/科普品牌“Earth24H”创始人/

/全国首批自然教育师/

/古生物学探秘者/

/传统文化探究者/

/科普插图手绘师/

/独立科普视频制作人/

自三岁起随母上在太原市博物馆、山西省博物院长大,熏陶出一身的博物学细胞。曾任美国洛杉矶自然历史博物馆、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广州博物馆志愿者;年~至今,任山西省博物院、兰州博物馆的志愿讲解员;参与世博会项目《动态清明上河图》的制作;制作的枣阳吴店镇编钟、车马出行图等三维还原动画被选为湖北省博物馆峰会开幕动画;年在美国环球影视公司参加《变形金刚》系列电影项目的制作。~年,参与编写《地学真好玩》手绘科普读物,荣获自然资源部优秀科普图书,并助力神农架、伏牛山、丹霞山、黄山、乐业凤山等世界地质公园的科普推广。一直以来致力于青少年儿童的科普知识普及,研究、开发、创作、生产了系列科普文创产品及有趣的科普课程,深受广大青少年儿童的喜爱。

破冰:如果我穿越到年前

13:00-13:40

行走博物馆

尝试着与文物沟通,细听它们的故事

讲述着聚落的诞生

讲述着城邑拔地而起

讲述着生的习俗和死的禁忌

讲述着文明火焰的叹息

13:40-14:40

3

指尖陶:开始动手啦

学会欣赏一万年前的先民审美

模仿马家窑文化与仰韶文化的彩陶

为指尖的陶罐装饰花纹

14:40-15:30

3

慢下来:用等待的时间互动

陶是时间的艺术,

成就一件完美的陶器需要十足的耐心,

等土干、等火旺、等陶凉

15:30-16:00

4

遗址公园行走

大老远来一次盘龙城

不能错过一次阳光下的行走

16:00-解散时间自由

周六考古行走

周六考古行走

添加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yy/279.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