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陶器

中国传统文化,瓷器文化,原始瓷器

发布时间:2024/9/3 13:09:45   
本文乃作者小衫说文化原创,未经允许请勿转载,图片来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小编认为萧山进化区和绍兴富盛都是半山区,有山有田,还有溪流,土地肥沃,水源充足,山上林木茂盛,瓷土资源丰富,而且距离越国的都城比较近,是建立陶瓷窑场的理想地方,所以成为越国陶瓷生产的重要基地。值得注意的是,这两地都发现印纹硬陶和原始青瓷在一座窑炉里合烧。这两种产品,所用的原料粗细有别,成形的方法也不一样,烧成温度原始瓷要比印纹硬陶高一些。所以,窑场的生产是比较复杂的。在同一窑中,要使这两种产品都合乎要求是比较难的,因此,烧成温度要求较高的原始青瓷往往胎体没有烧结,表现为生烧现象。越国陶瓷然而烧成温度要求较低的印纹硬陶则恰到好处,完全达到了烧成要求。部分器物则因温度过高,超过了要求的温度,而使器身下塌,口底粘连,这种情况称为“过烧”。这表明,尽管原始瓷已经创制了较长的时间,质量也有了较明显的提高,但尚未完全与印纹硬陶分离,仍表现出一定的原始性。战国时期的原始瓷器保存下来了一些精美的作品。无论是日用饮食器,还是仿青铜礼器,都制作精美,釉色匀净,使我们今天仍可以欣赏到当时窑工们精湛的技艺和丰富的艺术涵养。战国时期的原始瓷器美国西雅图美术馆收藏一件战国时期仿青铜器的原始青瓷甬种,长长的九边形把;瘦长的钟身,有深而弧曲的下口,两端有很尖的铣,在钟身上部称为钲的部分,分四面各安装九个高高凸起的圆柱形枚,在把和钲部有密密的仿青铜器雷纹的印纹。整器造型复杂,但制作十分精美,仿青铜的形制维妙维肖。器上施有很薄的一层青绿色釉,釉层有大面积的脱落,这是一件用原始瓷器仿青铜器的杰出代表。我国的原始瓷器生产,自商代到战国的一千多年中,都在不间断地向前发展着。特别是春秋末到战国早中期的原始瓷器,胎质细腻,胎中的铁、钛含量较低,釉色以青绿为多,已比较接近成熟的瓷器。战国时期的原始瓷器然而经过化学分析比较,发现绍兴富盛窑址战国时期的原始青瓷,与上虞县小仙坛东汉时期青瓷片的化学成分几乎完全一样,说明他们使用的原料是相同的。从战国时期已有的工艺技术来看,成熟的瓷器出现应该是指日可待的。但在战国后期,长江中游的楚国灭掉了下游地区的越国,越国原先盛行的原始青瓷突然消失了。接着位于越国都城较近的绍兴县富盛和萧山县进化区的二十多处陶瓷窑址,都没有发现战国晚期的遗物,表现为生产突然中断。南方长江下游地区发现的许多战国晚期的墓葬中,都没有发现用原始青瓷随葬。战国晚期的遗物小编认为一些重要遗址的发掘材料也证明了这一点。江浙一带从春秋晚期到战国早、中期迅速发展起来的,已具有较高的工艺水平的原始瓷器完全中断。大约在稍后的秦汉时期,开始出现一类以施淡绿色釉为特点的质地接近釉陶的器物,在器形上往往比较接近楚国的铜器。战国晚期原始青瓷发展的中断,应与楚国灭越国的兼并战争有关。这个时期的战争相当残酷,平民和工匠被大批杀戮,在越国都城周围的作坊可能也遭到彻底破坏。在一些偏僻的地区,印纹硬陶的生产延续了下来,因此在战国晚期的考古遗迹中还有少量印纹硬陶器出土。这种高度发展的工艺技术由于战争等人为因素而中断、失传的现象,在中国历史上时有发生。淡绿色釉瓷器然而这也是中国长期封建社会中科学技术始终未能突飞猛进地。进步的原因之一。秦代的原始瓷器发现的很少,陕西临潼秦代房址中发现的几件原始青瓷罐,可部分地反映秦代原始瓷器的情况。这些罐造型比例协调,廓线比较流畅,胎质细密坚硬,烧成温度较高,呈深灰色。外壁满施青褐色釉,釉层不够均匀,是一种实用的贮藏器。西汉时期到东汉时期,原始瓷器仍然是当时人们所喜欢使用的器皿,出土的地点很普遍,尤其是在南方的浙江、江苏和湖南等地,发现的数量颇多汉代的原始瓷与战国早、中期的原始瓷存在较大的差别。首先是胎、釉原料不同。从一些经过测试的标本可以看到,西汉原始瓷胎料中氧化铝和氧化铁的含量较高。西汉早期瓷鼎接着,小编觉得氧化铝含量的增加,使陶瓷坯有可能在较高的温度中烧成,从而提高了陶瓷器的机械强度,在烧成中减少制品的变形。但在烧成中若窑炉内温度达不到它所需要的高度时,不仅不能达到增加强度的目的,反而会造成烧结程度差,坯体疏松。氧化铁的引人,当达到一定比例时,就不可避免地给坯体带来颜色,在氧化气氛中烧成,胎呈红色;在还原气氛中烧成,胎呈灰色。氧化铁含量愈高,胎的颜色愈深。所以秦汉时期的原始瓷,有一部分烧成温度比较高的产品,胎骨致密,叩之声音清越。而多数产品则胎质疏松,存在大量的气孔,吸水率高,呈灰色或深灰色,不及越国时期的细腻、致密。严格地说,只能称为“釉陶”。秦汉原始瓷的胎质粗松,从断面还可看到较多的砂粒,说明原料的粉碎、淘洗和坯泥地揉炼不及战国时期精细,比较随便。釉层也比较厚,但釉色普遍较深,呈青绿或黄褐色,很可能釉料中氧化铁的含量较战国时高。参考资料《石与火的艺术,中国古代瓷器》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yy/6892.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