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细陶器 >> 细陶器资源 >> 春秋与秦汉陶器知识鉴赏
中国古代陶器在春秋与秦汉时期得到了飞速发展。这几个阶段的陶器时代特色十分鲜明,紫色百合香为您详解这些重要的知识点。
一、春秋时期陶器知识鉴赏
春秋时期在中国历史上大约持续了有多年。由于地理位置不同,南北方地区所生产的陶器各有所长,
北方一些诸国主要生产日用陶器和建筑用陶,以灰陶器皿、板瓦、筒瓦、瓦当最为常见,而印纹硬陶和原始瓷器几乎不见。
南方一些诸国主要生产灰陶器、印纹硬陶、原始瓷器。飞速发展的南方陶瓷手工业为日后瓷器的生产埋下了重要的伏笔。
总的来说,春秋时期的大部分陶器为夹砂灰陶和泥质灰陶,而夹砂红陶和棕色陶器并不多见,灰皮陶更是偶见。
陶鬲、陶釜、陶豆、陶盂为代表性器物。装饰花纹以简洁大方为主要特色,这些陶器有的为素面,有的经过磨光处理,还有的印有精美的纹饰,如绳纹、席纹、瓦旋纹、方格纹等,附加堆纹不太常见。
二、战国时期陶器知识鉴赏
战国时期的制陶业是在夏、商、周、春秋时期的基础上所发展起来的。灰陶、夹砂陶、印纹硬陶、原始瓷器等皆有使用,其中以泥质灰陶为主流品。磨光、暗花、彩绘等装饰艺术广泛应用。
战国早期的陶器形制和春秋晚期的陶器有些类似,到了战国中期才有所变化。炊器、食器、盛器应有尽有,实用性非常强。
除了中原地区之外,一些少数民族地区的日用陶器也相当有时代特色,如四川巴蜀地区的喇叭口陶杯、喇叭口陶壶,以及类似青铜器的陶罐等。
仿青铜器式样的陶器在战国时期也非常流行,这些陶器一般多作为随葬品使用。
此外,建筑用陶在当时也发展极为迅猛,空心砖是一大创举。
三、秦代陶器知识鉴赏
秦代虽然只存在了15年,但是在中国历史上的艺术成绩也是相当了得。秦代的陶器总体上来说和战国晚期的陶器一脉相承,比较接近。
秦代社会所推崇的陶器主要是日用陶器、随葬陶器、陶塑等,其中日用陶器多为泥质和砂质灰陶,偶见一些红陶制品。
随葬陶器以茧形壶、蒜头壶、陶钫、陶鼎最具特色,其表面多用弦纹、绳纹和彩绘进行装饰,质地粗糙,工艺不精。
陶塑作品的出现揭示了中国雕塑艺术已经迈向了一个崭新的阶段。兵马俑是古今中外最宏大壮观的奇迹。这些秦帝国军队中的“兵将”、“战马”、“队列”等一览无余地展现在世人面前,让人能够联想到秦帝国当时的威武霸气和不可战胜之势。
四、汉代陶器知识鉴赏
汉代陶器以泥质灰陶为主,砂质灰陶比较少见,红陶和黑皮灰陶偶见。日用陶器、随葬陶器、低温铅釉陶、陶塑作品是汉代社会陶器的主流品。
日用陶器主要是炊器、食器、盛器三大类,一般多用弦纹、绳纹、划纹、印纹、模印浮雕、彩绘等进行装饰。
汉代由于推行厚葬之风,因而随葬陶器大量出现,大致有几十种。除了日用陶器之外,还多见一些仿青铜器式样和仿漆器式样的陶器。此外,楚文明和云南、四川等少数民族地区的陶器也是相当有地域特色。
低温铅釉陶是汉代的一大创举。绿色是低温铅釉陶的常见颜色,釉面亮丽,釉层剔透,虽然是随葬的明器,但是种类繁多,制作十分精致,如常见的有陶鼎、陶壶、陶仓、陶灶、陶井、陶圈舍、陶楼阁等。
汉墓中出现的彩绘仕女俑、步兵俑、骑马俑、武士俑、陶塑动物等皆为汉代经典的陶塑作品。它们的出现深刻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真实面貌和艺术成就。
我是紫色百合香,请您点击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zp/5915.html